可以说人的潜力是无限大的。
不管之前家里条件多好,到了乡下该干的活谁也逃不了。
轻松的活你不愿意做,会有更脏更累的活等着你,迟早会适应的。
赵家美不是没想过逃避。
她家里虽然给不了太大的帮助,但一个月几块钱去黑市也能买到不少粮食,加上大队里发了,最起码能养活自己。
这边分粮食是按照人口,每个月会计会根据每家的人数发粮。
哪怕是刚出生的婴儿,前一天半夜生的,第二天发粮食就有份。
但是当地人不认知青是自己人,自然是不愿意发粮食的。
所以他们就得拼命干活得到认可。
赵家美从一开始手掌心脚底板长满水泡,现在已经结了厚厚的茧子。
从一开始只能挑小半桶的水,半路还能撒一半。
现在挑起两个满水桶还能稳稳当当。
人都是会成长的,谁都不想体会饿的没力气起身是个什么感受。
她是在下乡半年后认识卓别军的。
她不是第一个跟当地青年谈对象的知情。
之前有的知青是因为跟人有了肌肤之亲,被人半强迫的嫁了过去。
有的是家里给不了帮助,跟家里关系不睦,自愿跟当地人结婚扎根农村。
而她,是在下乡半年后认识的卓别军。
卓别军比她还小一岁,是大队里难得上了高中的。
他是队里的计分员,每天穿着板正的白色衬衫黑色长裤。
跟每个人说话都很温和,遇到任何事情始终情绪稳定,不骄不躁。
第一次见面赵家美就很喜欢他,尤其是他笑起来的时候,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两人接触一段时间彼此都有好感,
他们的相处没有避着别人,自然很快就传的大家都知道了。
卓家人口复杂,卓别军的父亲兄弟三个,爷奶健在,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没分家。
第一次到卓家的时候赵家美心里慌得根本分不清谁跟谁。
一院子的人太多了,光着屁股跑的小孩就有好几个。
更别提卓别军一辈的兄弟姐妹,看的人眼花缭乱。
还有知道卓别军谈了个知青对象的出嫁女儿也回来跟着凑热闹。
说实话,赵家美被吓到了,她不敢想象自己以后跟这样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会是什么样。
有过后悔,有过退缩,但是她架不住卓别军温润的眼神。
“小美,我不怪你,你是城里来的,本来是享福的命,但我身后是一大家子人,不说我父母,上面有爷爷奶奶,下面有弟弟妹妹,不该让你来我家受苦。
我母亲总是想让我找一个踏实能干的媳妇,但是我不想。
我接受过教育,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大山大河有多辽阔。
我想找一个跟我兴趣相投的妻子,能跟我聊诗词歌赋,跟我有灵魂共鸣。
而不是大字不识一个,整日只知道柴米油盐的妇女。
我很喜欢你,从第一次见到你就很喜欢,像是找到了人生知己。
不过我也知道我配不上你。
你要是退缩了我不怪你,我只希望你将来能找一个更适合你的男人,能给你更好的生活的男人。”
赵家美承认,她更心动了。
这一番话不仅没有让她退缩,反而让她有了嫁给卓别军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