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前希望是生的儿子,但也仅此而已。
妈生老五的时候我已经十几岁了,其实爸妈已经没打算再要孩子了,毕竟再过几年老大就到了结婚生子的年纪。
所以你看,老五才两三岁大哥就结婚了,大嫂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妈哪里还顾得上老五。
明明老五只是一个比侄子大几岁的小孩,却什么都要让着侄子,不管两个侄子再外面受了什么委屈,妈总怪老五不知道护着小辈。
结婚有了孩子之后,我有时候想想如果正武经历这样的事情该有多委屈。”
家里几个孩子只有二哥是看的最清楚的,也是做事最果断干脆的。
他发觉自己不受父母重视,在家里只能做一辈子透明人。
因为他不受爸妈喜欢,以后他媳妇,孩子都不会被喜欢。
与其这样,还不如离得远远的,自己自在,跟父母也能维持表面上的和谐。
有哪个男人是愿意做上门女婿的呢,有哪个儿媳妇生活在婆家是不受委屈的,上门女婿的日子只会更难过。
但是刘倩倩确实是他最好的选择。至少他不后悔,他现在的生活很好。
苏玉英知道自己有点过分,但是家里条件就这样,她肯定得紧着老大,老二为什么不能再等等?
“大丫,家里孩子多,我跟你爸肯定没办法顾及你们每一个人,你大哥是老大,怎么也是先紧着他才对。
你大哥好了,家里条件好了,家里难道还能亏待了你们这些小的?”
胡惠知叹了口气,懒得再跟她妈说这些,她也没资格指责爸妈什么。
毕竟家里这些年并没有亏欠她的,爸妈还愿意把她供到初中,已经很好了。
“老五明年都十岁了,小芸明年毕业,大哥有了工作,总该送老五去上学了吧?”
一般有心让孩子念书的,一般在孩子七八岁就可以送去学校,太小了坐不住,也学不进去,送去学校也是浪费时间浪费钱。
但是胡新华今年快九周岁了,都开始跟着大人下地干活了,却还没有上过一天学。
胡惠知不想自己弟弟将来是个文盲,没有见识,被自己的认知局限一辈子。
这次苏玉英倒是没再拒绝,她也想着让小儿子去念几年书,最起码识几个字。
“知道了,明年学校开学就送他去,真是的,说多少遍了,他是我儿子,我还能不为他考虑吗。”
这还真不一定,胡新同家里的老大胡正晨只比胡新华小了两三岁,再过一年也快七岁了,再到下面的胡正浩,家里几个孩子几年后都到年纪了,家里花费只会越来越多。
到时候万一家里条件受限,受委屈的肯定还是胡新华。
胡惠知深知这一点,但是没法说什么。
最起码目前来看家里的收入大头是胡新同,她作为出嫁的女儿没那个立场去说这些。
母女两人相对无言,苏玉英心里一团乱麻,儿子闺女都对家里有怨言,哪个考虑过家里的难处?孩子多了真是冤家。
胡惠芸盯着灶下的火,眼睛无神不知道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