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茶韵竹筒寄深意 传世佳作映才情(2 / 2)

张小强专心致志地书写着诗句,笔尖在纸上翻飞跳跃,宛如游龙戏凤,不一会儿便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般地写下了一行行诗句。他递给萧公公,同时指着桌上的竹筒,自豪地介绍道:“萧老丈,这些诗句我特意用草书书写,您瞧,可直接拓印到竹筒上,与这些竹筒相得益彰。”

萧公公小心翼翼地接过纸张,只见上面字迹犹如龙蛇盘踞,气势磅礴。他逐句诵读,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独特的韵律和气息:“淡香飘处轻风引,雪满山城爱日长”、“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清香盈齿颊,甘味溢心脾” 、“入口淡香微似酒,回甘清味胜香茸”、“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却被清香破幽梦,了无俗梦到人间”、“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闲吟工部新来句,渴饮毗陵远到茶”、“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杯里清香浮逸韵,壶中春色起精神”……随着诗句的展开,他的心跳也随之加速,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充满茶香与诗意的世界。

每读一句,萧公公的内心都为之一震。他手中的纸张仿佛变得越来越沉重,每一个字都像是千斤重锤,重重地敲击在他的心上。他的表情从最初的惊讶逐渐转变为深深的震撼,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赞叹。

张小强的才华深深地震撼了萧公公。他从未见过如此年轻之人,竟能在一瞬间创作出如此多充满灵性的诗句。这些诗句不仅赞美了茶香的馥郁,更融入了诗人的深情与体悟,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这些诗句虽然只是残句,但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厚的诗意和茶韵,仿佛能让人置身于茶香弥漫、清幽雅致的仙境之中。配合着张小强那龙飞凤舞的草书,更是将诗意和茶意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叹为观止。

当萧公公读到最后一句“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时,他已经完全沉浸在这美妙的诗句之中,无法自拔。他抬起头,望着张小强,眼中满是敬佩与赞赏。他的内心在震撼中逐渐平复,但那种激动与赞叹的情绪却久久无法散去。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纸张小心翼翼地折叠起来,放入怀中,仿佛珍藏着一件稀世珍宝。他忍不住赞叹道:“张公子真是才华横溢,这些诗句句句惊艳,让人拍案叫绝。你的草书更是一绝,与这些诗句相得益彰,堪称珠联璧合,真是妙极!”

张小强见萧公公那震撼的神情,心中也不免有些惴惴不安。这些诗句,在他所熟知的后世中确实流传甚广,但在此时此地,却未曾有过任何记载。他深知,自己的才华与这些传世佳作相比,仍显稚嫩,自己不过是做了一回时间的搬运工而已。因此,他连忙摆手,以谦逊的语气说道:“萧老丈过誉了,这些诗句只是些残片,远不足以担此盛誉。”

随着最后一筐茶叶的安置妥当,萧公公也准备启程离去。张小强亲自送他至门口,再次表达感激之情:“萧老丈,今日之事,若无您的鼎力相助,实难成事。我必尽心竭力,将这些茶叶制作得尽善尽美,以报黄员外之厚望。”

萧公公微笑着颔首致意,怀里揣着那张写满诗句的纸张,手中还拿着一只制作精美的竹筒,随后驾着牛车缓缓离去。张小强站在门口,目送着那渐行渐渐远的牛车,心中充满了期待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