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程伟手持那本看似古老且泛黄的“家传典籍”,步伐沉稳地步入洛阳学宫的讲学大堂。大堂内,学子们早已济聚一堂,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大儒的敬仰。
黄程伟缓缓登上讲台,他的目光如炬,逐一扫过每一个学子,仿佛要将他们的内心都看透。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了他的演讲。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磁性,仿佛有一种魔力,能够将学子们的注意力全都吸引过来。
他先是详细地讲述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破阵子》、《阿房宫赋》这几篇诗文的美妙之处,语言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让学子们仿佛置身于那美妙的诗词世界之中。
随后,他话锋一转,长叹一声,从怀中缓缓取出那本“家传典籍”。他的手在颤抖,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典籍,将其展示给台下的学子们看。
“诸位,这本是我黄家先祖留下的家传典籍。”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更加坚定,“昨日,我在书房中无意翻阅此书,竟然发现其中记载了近日盛传的这几篇诗文。我震惊不已,连忙命人将长安传来的诗文对照,竟是一字不差!”
黄程伟的话语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堂内顿时炸开了锅。学子们议论纷纷,有的露出惊讶之色,有的则窃窃私语。
“怎么可能?这几篇诗文不是张小强所作吗?”一名学子忍不住大声问道。
“是啊,我也听说这几篇诗文是张小强在中秋诗会上即兴创作的,怎么突然变成了黄家的家传典籍?”另一名学子也表示不解。
“难道张小强是盗用了黄家的诗文?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一名学子惊呼道。
“哼,这种欺世盗名之徒,真是丢我们文人的脸!”一名学子愤愤不平地说道。
黄程伟看着台下的反应,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将学子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张小强,接下来,他只需要顺水推舟,就能将张小强推向风口浪尖。
“诸位,老朽也是不敢相信,但事实摆在眼前,这本典籍上的诗文与张小强所作一字不差。老朽心中愤怒不已,不能让先祖的佳作被小人所盗用。老朽今日在此,就是要为先祖讨回公道,让这欺世盗名之徒受到应有的惩罚!”黄程伟的声音充满了激动和愤怒,让台下的学子们更加相信了他的说法。
“黄老先生说得对!不能让这种小人得逞!”一名学子站起身来,大声支持黄程伟。
“对!我们要一起声讨张小强,让他身败名裂!”另一名学子也站起身来,振臂高呼。
学子们的情绪被点燃,他们纷纷站起身来,大声呼喊着要严惩张小强。黄程伟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要用这场演讲,将张小强推向风口浪尖,让他身败名裂。而他,黄程伟,将成为这场风波中的正义化身,受到学子和教导们的尊敬和敬仰。接下来,他只需要等待时机,将这场风波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