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忖片刻,君墨抬眼看向孟瑶,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也罢,我便与你同去。” 他心中明白,以自己在此地设下的种种隐秘禁制与感知法术,即便不在乱葬岗,若是此地出了事,他也会第一时间知晓。
孟瑶大喜过望,忙道:“公子英明!此番同行,定能让公子不虚此行。”
二人沿着蜿蜒的小路离开了乱葬岗。一路行来,君墨看着沿途迥异于乱葬岗的风景,眼中满是新奇。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这些对他来说都是陌生而美好的景象。
不知不觉,他们来到了夷陵地界。夷陵城繁华热闹,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孟瑶带着君墨在城中闲逛,然而,很快君墨便遇到了一个难题——他没钱。
在乱葬岗时,一切所需皆由血池周边的天然之物满足,根本无需钱财。此时身处尘世,无论是住店还是饮食,都离不开银钱。君墨看着孟瑶,一脸坦然:“孟瑶,我身无分文。”
孟瑶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公子不必担忧,这些琐事交给孟瑶便是。此次邀公子同行,本就该由孟瑶负责一应开销。”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走进路旁的一家客栈。
“店家,来两间上房。”孟瑶将银子放在柜台上,说道。
店家满脸堆笑,接过银子,打量了一下君墨和孟瑶,眼神中闪过一丝狐疑,但很快又恢复了热情:“好嘞,二位客官请稍等,小的这就给二位安排。”
不多时,店小二便领着他们来到二楼的房间。房间布置得还算整洁,床铺柔软,桌椅摆放整齐。君墨走进房间,四处打量着,对这陌生的住宿环境感到颇为新奇。
“公子,您先休息片刻,孟瑶去准备些吃食。”孟瑶说道。
君墨点了点头,待孟瑶离开后,他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热闹的街道。
街上行人神色各异,有匆匆赶路的商贾,有嬉笑玩耍的孩童,还有挑着担子叫卖的小贩。
这繁华的人间景象,与乱葬岗的死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君墨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不多时,孟瑶端着几盘热气腾腾的菜肴走了进来。“公子,尝尝这夷陵的特色美食。”孟瑶说道,将菜肴一一摆放在桌上。
君墨看着桌上色香味俱全的饭菜,食欲大增。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肉放入口中,鲜嫩多汁的口感让他不禁眼前一亮。“嗯,这味道倒是不错。”君墨赞道。
孟瑶看着君墨吃得开心,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二人一边用餐,一边谈论着接下来的行程。
然而,他的笑容中却隐隐透露出一丝愁绪,君墨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停下手中的筷子,问道:“孟瑶,你怎么了?可是有什么心事?”
孟瑶微微叹了口气,放下碗筷,“公子,我在想接下来我们该去往何处。其实……我心中一直有个纠结之事。我本打算去金家,可那对我来说,不过是去当条狗罢了。但这却是我母亲的遗愿,我……实在难以抉择。”
君墨微微皱眉,看着孟瑶,眼中带着几分思索。
孟瑶深吸一口气,“公子,实不相瞒,我本是金宗主的私生子。这些年来,我一直背负着这个身份,尝尽了世间冷暖。母亲临终前,希望我能回到金家,认祖归宗,可我……”
君墨轻轻放下筷子,神色认真地说道:“孟瑶,出生不是你能选择的,但今后的路却是你自己的选择。金家复杂,以你所言,回去对你的路可没什么好处。你若为了完成母亲遗愿而回去,却失去了自我,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又有何意义?”
孟瑶低头沉思,君墨的话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他心中纠结的结。许久,孟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公子,您说得对。我不该一味地遵循母亲的遗愿,而迷失了自己。只是……我实在不知该何去何从。”
君墨轻轻摇头,目光温和却又透着洞悉人心的锐利,他微微前倾,注视着孟瑶,缓缓说道:“孟瑶,你或许可以换个角度考虑。你如此执着于完成母亲的遗愿,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母亲若是泉下有知,她真的愿意看到你去金家,去过那种如同当狗一般的生活吗?”
孟瑶一怔,手中的筷子不自觉地停在半空,眼神中满是错愕与迷茫。他张了张嘴,却一时语塞,脑海中如乱麻般思绪翻涌。“我……”孟瑶嗫嚅着,却不知该如何回应。
君墨见状,轻轻放下手中的碗筷,身体坐正,神色愈发认真:“孟瑶,你自小背负着私生子的身份,历经坎坷,母亲想必对你疼爱至极,她对你的期望,难道不是希望你能幸福,能堂堂正正地活着,而非在金家委曲求全,受尽冷眼吗?”
孟瑶的手微微颤抖,脑海中浮现出母亲临终前那满是期许与不舍的面容。他眉头紧锁,似在努力探寻母亲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可是,公子,母亲在病榻上,紧紧握着我的手,眼中含泪,反复叮嘱我一定要回到金家,认祖归宗,她说这是我唯一的出路……”孟瑶的声音微微颤抖,透着一丝迷茫与痛苦。
君墨轻轻叹了口气,抬手轻轻拍了拍孟瑶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孟瑶,母亲们总是希望孩子能有个安稳的归宿,或许在她的认知里,金家的财富与地位能给你一个容身之所。但她却未曾料到,金家复杂的环境,会让你陷入无尽的屈辱与痛苦之中。她若知晓你在金家的真实处境,又怎会忍心让你去呢?”
孟瑶紧闭双眼,一滴泪从眼角滑落。
他想起小时候,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虽清苦,但母亲总是尽她所能,给予他温暖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