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林场招工(2 / 2)

三日后,林场的伐木场上,沈默诚的斧头落下,空间松木的年轮在阳光下一闪——那是天然形成的麦穗图案,却被他说成“科委的抗虫基因”。张场长盯着横截面,忽然发现每圈年轮的间距都与沈家鸡窝的木牌编号一致。

“场长,”沈默诚递过搪瓷缸,里面是灵泉泡的松针茶,“这种松木,砍倒后三天不流松脂,”他指向正在晾晒的木材,“陈科长说,这叫‘无产阶级硬度’,做农具最耐用。”

张场长喝了口茶,忽然想起县木材厂的王主任曾说:“第三生产队的沈默诚,能让松木自己长直。”他看着沈默诚用松针在地面划出麦穗图案,终于拍板:“老诚,以后你负责‘特殊林区’,”他压低声音,“县上的战备物资,就靠这批木料了。”

更深露重时,沈家地窖里,三姑正在用灵泉水浸泡新收的松脂,金斑在陶罐里流转:“秀兰她姑,这松脂,比供销社的强三倍,”她指向木桶,“给铁柱叔家的车轮子抹点,保准比资本主义的润滑油耐用。”

沈秀兰正在给空间松苗涂槐叶汁,叶片上的金斑逐渐淡化:“三姑,您在松苗根部刻的‘诚’字,”她轻笑,“要是被张场长看见,准以为是‘林场专用品种’。”

沈默诚从林场回来,肩上扛着半捆松针:“小轩,张场长让我带话,”他掏出个纸包,里面是县木材厂的工票,“说只要咱保证每月二十方‘岩松’,年底能换台拖拉机。”

沈默轩点头,翻开从老陈那里换的《林业采伐手册》,目光落在“特种木材培育”章节:“哥,把空间松木的种植点分散到七个山洞,”他指向地图,“每个洞口种三棵,就说‘科委的多点试验’,”他望向二姐,“二姐,您给张场长的儿媳妇送双灵泉棉袜,就说‘山神爷赐的护膝’。”

五更天,沈默诚蹲在林场的“特殊林区”,看着空间松木在月光下轻轻摇晃,树影在地面投出麦穗状的光斑。他知道,这场林场招工的背后,是沈家将空间资源嵌入集体生产的又一次尝试。当张场长的工分簿上记满“超额完成”,当县木材厂的农具用上空间松木,秘密,便在这锯木声与工分的换算中,悄然成为了集体生产的一部分。

赵铁柱的梆子声在村口响起,这次喊的是“保护山林”。沈默诚摸了摸腰间的空间松木斧头,柄上的麦穗纹在暗处发烫,想起《农正秘典》的“木篇”:“木生于秘,藏于工。以工分之名,行秘藏之实,工分既成,秘不可破。”

晨雾漫过林场,沈默诚的斧头再次落下,空间松木的清香混着槐叶的苦,在集体的山林里悄然散开。他知道,无论未来需要砍伐多少木材,沈家的智慧,终将让每一道年轮,都成为时代最安全的伪装——在集体的账册上,在工分的记录里,在每个与他擦肩而过的林场工人眼中,永远只是普通的松木,永远只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