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柱突然冲上来,抢过检验报告:\"我来看看!\"他的目光扫过各项指标,突然指向含水率:\"13.5%,超过国家标准!这是湿粮,不能收!\"沈默轩心中暗骂,表面却依旧镇定:\"赵同志,这是早上刚晒的粮食,可能还有点潮气。\"他转向粮站站长,\"要不我们再晒一天?\"
站长看了看天色,皱起眉头:\"下午有雨,没时间了。\"他掏出钢笔,在报告上签了字,\"就这样吧,反正你们企业信誉好。\"赵铁柱还要再说,却被站长瞪了一眼:\"你要是这么闲,就帮沈厂长搬袋子。\"
粮食装车时,沈默轩注意到赵铁柱蹲在墙角抽烟,手指间夹着的正是他送的灵泉香烟。他走过去,递上一盒火柴:\"赵同志,我知道你不信服,但事实摆在眼前。\"赵铁柱抬起头,眼神复杂:\"沈厂长,你就不怕遭报应?\"沈默轩盯着他的眼睛:\"我只知道,让社员们吃饱饭,比什么都强。\"
深夜,沈家兄妹围坐在地窖里,听着远处粮站方向传来的犬吠声。沈秀兰数着账本上的数字:\"已经运出三万斤,剩下的两万斤......\"沈默轩打断她:\"剩下的用黑土改良集体田,明天召开现场会,让各队派人来学习。\"他望向墙上的地图,用红笔圈出后山的隐蔽田块,\"就说这是第二个试点,由我亲自负责。\"
第二天的现场会上,沈默轩站在黑土田边,向各队队长展示麦苗的根系——由于灵泉的滋养,根系比普通麦苗发达近一倍。\"看到没?\"他用铁锹铲起一抔黑土,\"这是后山的腐殖土,含有天然氮肥。\"他特意将黑土的颜色调淡,混入普通泥土,\"公社可以统一调配,免费发放给各队。\"
刘主任带头鼓掌:\"好!沈厂长这是大公无私啊!\"各队队长纷纷点头,赵铁柱却在人群中冷笑。沈默轩假装没看见,继续说道:\"下个月,我们会组织技术骨干,到各队指导施肥......\"他的目光扫过虎娃,少年正认真地记录着,仿佛完全不知道父亲就在人群中。
散会后,赵铁柱突然拦住沈默轩:\"沈厂长,我跟你打个赌。\"他指向黑土田,\"要是这片地的产量比其他试点高,我赵铁柱以后唯你马首是瞻。\"沈默轩握住他的手,用力摇晃:\"赵同志,这可是你说的。\"两人掌心相抵,沈默轩感觉到赵铁柱手心里的老茧,想起他曾在猪场帮忙砌墙的场景。
当晚,沈默轩在空间里加大了灵泉的灌溉量。黑土上的麦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叶片上的紫色斑点逐渐消退,最终与普通麦苗无异。他知道,这是一场豪赌,但为了沈家的未来,必须赌赢。
三天后的清晨,公社的测产组再次来到黑土田。赵铁柱亲自选取样本,称重时的手微微发抖——单穗重量达到了2.5克,比之前的测产数据更高。李技术员咳嗽一声:\"看来腐殖土确实有效,我建议在全县推广。\"刘主任拍了拍赵铁柱的肩膀:\"铁柱,愿赌服输吧。\"
赵铁柱脸色苍白,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沈厂长,我错了。\"他从口袋里掏出张纸,\"这是我写的检讨,以后不会再找你们麻烦。\"沈默轩接过检讨,撕成碎片:\"都是为了公社,过去的事不提了。\"他望向远处的粮站,那里的囤粮已经堆成了小山,\"赵同志,以后有什么困难,直接找我。\"
夕阳西下时,沈默轩站在企业办公楼顶层,看着社员们在田间忙碌。虎娃跑上来,手里拿着县重点初中的录取通知书:\"沈叔,我考上了!\"少年的脸上洋溢着喜悦,沈默轩摸了摸他的头:\"好好读书,以后像你爹一样,做个对公社有用的人。\"
夜幕降临,沈默轩独自走进地下室,打开空间入口。灵泉在黑暗中闪烁,石壁上的古老文字似乎变得清晰:\"善藏者,天助之。\"他握紧玉佩,知道这场战役虽然暂时胜利,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不过,只要沈家兄妹团结一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远处,公社的大喇叭又响起了革命歌曲,沈默轩关上地下室的门,将秘密再次封存。他知道,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唯有小心翼翼,才能守住来之不易的安稳。而他,作为沈家的当家人,必须永远走在危险的前面,为家人和社员们,撑起一片不会崩塌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