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陆砚舟的死另有隐情(1 / 2)

沈清荀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只听柳氏发出一阵尖锐的笑声,笑声在寂静的祠堂中回荡,格外阴森:“沈清荀,我到底做了什么,让你们沈家留不得我。”

“事到如今,你以为自己还瞒得下去吗?”

沈清荀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她咬牙切齿道:“柳氏,你别在这里胡言乱语!!”

“我胡言?”

柳氏幽声质问道:“当年京城来的陆砚舟陆大人是怎么死的。”

“住嘴!”

柳夫人心头微苦,却还是疾声打断了女儿的话。

她眼含热泪地走了过去,目光里满是哀求,对柳氏说道:“当年的事情,不可妄言。”

锦瑟听到此处,声音冰冷如霜:“离京之前,我曾调查过当年陆砚舟巡察江州之事,曾有数十百姓拦马状告沈家勾结官员、舞弊赋税。此后陆砚舟同罗景死在洪灾中,此事不了了之。”

“柳氏,你想说的可是此事?”

柳氏此刻却把目光投向母亲柳夫人,那双苍老又慈爱的眼眸里分明写满了不要说。

当年,她十分抵触与沈家的婚事,尤其是知道要嫁的人是沈家大少爷沈清荀。

哪怕以绝食相逼,一向疼爱她的父母还是坚持要将她嫁入沈家。

而她也隐隐发觉,父母在与沈家结亲一事上,有所隐瞒。

不然江州的权贵豪绅那么多,为何偏偏挑中沈家的儿子?

直到她接下记在罗家户口簿上的两百多亩田地。

天下黄册,该载户籍、事产,实国家重务,亿万载无疆之根本也。

沈家坐拥上元县半数良田,家底丰厚,主动帮县衙修桥梁,铺民道,立祠堂,开私塾,偶尔还会周济穷人和资助读书人。

如此的首富之家,但在县衙的黄册上,沈家户头却仅记载有五十亩田地。

其余田地则分别记在张家、李家、赵家等共二十户人家头上,不仅由他们上缴赋税,还要他们按照丁口数量分别负担徭役。

此举需买通甲首、里长、乡老,以及县衙各级官员,请他们设法遮掩。

而起初并不愿意接受此事的乡民,沈家会找来护院闲汉,打到他们服软为止。

最后他们纵然不愿意,也只能忍气吞声,否则在本乡无法立足。

沈家的每一分家资,都沾有贫困乡民的血泪。

但更令人心惊的是,柳氏的父亲柳如晖也是被沈家贿赂的官员之一。

沈家若被查出来,那柳家也将大祸临头了。

柳氏指尖用力攥紧,眼中满是挣扎与不甘道。

“不,不是。”

柳夫人颤抖的声音如重锤般敲击着她的心。

“女儿,人死如灯灭,有些事不如算了吧!”

竟然就不追究了?

锦瑟心中陡然警铃大作,本能地嗅出几分不同寻常的意味。

沈清荀见状,朝沈二叔对视了一眼。

两人方才皆惊出一身冷汗,后背的衣衫都被汗水湿透。

此刻,他只想快点摆脱这危险的局面。

“锦瑟姑娘、柳夫人,一会儿我们还约了商客谈事,今日就.....”

沈二叔收到沈清荀递来的眼神,轻声说道。

礼数上十分得体。

柳夫人见状立刻会意,接过话头道:“好,那我们今日就先走了。”

说完,柳夫人带着人准备离开。

锦瑟也后脚跟着出了沈家。

待几人走后,沈氏祠堂里一下冷清下来。

一个身穿绿袍,满脸阴鸷的男人从祠堂后面走了出来。

他扫视一圈众人,冷冷道:“家主,柳氏的魂魄留不得,若不除之,日后必成大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