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迅速跟上,坐上了申阳带来的通勤车。
话说这两辆通勤车还是刚买来学校没有多久的,平时放在学校的停车场里,除了在放假期间接送过学校的教职工返乡回校之外,都放在停车场里吃灰,这一次正好派上了用场。
在车上,申阳也知道了这一次考察组专家本身供职的学校。
这些考察组专家都是教育总署专门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聘请的,在需要的时候会按照教育总署的要求前往受考察的学校进行考察,考察结束之后回到教育总署对考察结果进行论证,经过表决来决定学校是否能够升格成功。
所以这一次派他们过来是因为中原省把山水科技中专往上报了,正好教育总署也在关注这个搞出了智能图像算法和极限压缩算法的年轻校长,然后学校升格的考察直接被教育总署给拿了过来。
“到了。”
不消半个小时,通勤车载着一行人回到了山水科技中专。
“申校长你这学校的卫生情况很干净。”
这是陆晨从看见山水科技中专的校门到这个停车场的第一印象。
事实上,从所有专家下了高铁开始,考察组的专家就已经开始工作了。
下了通勤车,申阳又带着一行人来到了会议室。
因为有一部分是需要受考察学校先做汇报的。
在整个学校升格的考察内容之中,主要有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科研与社会服务、学生发展和特色项目这六种,在这六中之外,还会考察一番学校在当地的名声,就是有没有招生宣传与实际条件不符,或者是有没有按照在当地教育署备案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以及学校内有没有发生重大事件这些。
在办学条件中,又分为办学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
硬件设施主要包括了学校的占地面积、生均教学面积、生均住宿面积、生均实训面积、校园图书馆大小、生均藏书量、校内生均教学设备的数量和设备质量。软件设施就是看学校的教师数量、师生比、教师学历占比、教师职称占比、校园环境这些。
实际上就是硬件看生均数量、软件看教师质量。
当然,这个“软件”也叫师资力量。
教学管理,看的就是学校的课程安排是否和本专业相契合,有没有胡乱开设无关紧要的课程。
科研与社会服务主要就是看学校对技术研究的投入,更简单点说就是看学校每年对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和产出的数据。
社会服务是看学校平时对学校所在地的公益事业、各项任务的参与程度。当然,这里的任务都是公开发布的,参与不参与全看学校意愿,反正参与的多会有加分。
在然后就是学生发展了,学校对学生的所有培养计划、学生实习实训、学生人数、学生的各项成绩,还有学生的毕业数据,包括就业率,达标毕业人数等等。
最后一项的特色项目主要是看学校里面有没有开设和学校所在地区特色产业相契合的专业,或者是有没有主打的专业,尤其是有没有评上“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等称号的专业。
在这几种考察内容之中,会根据不同的学校类型有不同的考察标准,像是山水科技中专这种的中等专业学校的学校升格考察,考察的大头就放在了学生发展和科学研究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