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货收得多了,可以直接拉去番禺贩卖,再换成棉布、杂货运到合浦,一来一回,赚得更多!
一时间,林猛脸都涨红了,激动道:“这法子好!我们得找个大粮铺……”
程曦及时打断:“店大欺客,不如找个风评好的小铺子。”
这种私港的大粮商,哪个不是几千几万石的运粮?说不定背后还有船队。
他们这三百石的买卖不但不会被看重,说不定还会引来打压,当然还是中小型的铺子更好。
林猛连连点头,立刻派人打听。
私港里的消息颇为灵通,不多时就打听到一家。是前两年才开的新店,铺面不大,但口碑不错,很多私船靠岸,都在那里补充粮食。
有了目标,还要面谈。一船粮不是小数目,自然要林猛这个船长出面。
交代了些细节,程曦跟着林猛前往那家“陆氏粮铺”。一进大门,掌柜立刻出来招呼。
听说他们要买三百石稻米,掌柜笑道:“客官来得巧,小店刚到了一批交趾新稻,小老儿做主抹个尾数,只卖五钱一石。三百石的话,一百五十两即可!”
林猛大喜,这比预料的还便宜!他看向程曦,见对方点头,才兴冲冲道:“那什么时候能交货?”
掌柜猜到他的心思,微微一笑:“自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客官随时可来店里拉货。”
林猛又问:“不能送到码头吗?”
一船粮食,让他们取货有些困难,店家却有人有车,若是肯送,自然更好。
掌柜打量了两人一眼:“那就要今日交钱了。”
这就是先交钱后提货了,毕竟是第一次来这家店,即便对方口碑不错,林猛也有些迟疑,害怕一交钱就被人坑了。
一百五十两,对他们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见他迟疑,程曦突然插嘴道:“交钱也不是不行,但要烦请掌柜立个契书。”
掌柜多看了她一眼,笑道:“小郎既然说了,鄙店自会立契。”
买卖立契书是天经地义的,然而私港不比别处,没有官府保障,要契书何用?
这里的买卖往往是钱货交易,只凭口头承诺。话虽如此,真要立契,商家也不会不给。能看懂契书的,都是会读会写的明白人,为了信誉,立个契又算得了什么。
既然确定了交易,两人被请去喝茶,等掌柜在里间写契书。
林猛有些不自在,程曦却打量起这间店铺。能立刻拿出三百石粮食,它应该没有看起来这么“小”,还专门点出了“交趾稻”,难道店主跟交趾国有些来往?
只是家新店,有门路又有口碑,肯定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思绪稍稍发散,茶就喝得更慢了,一杯还没喝完,掌柜突然挑帘走了出来,对二人笑道:“让贵客久等了。鄙店东家正巧过来,听闻有贵客登门,想见上一见,不知可否?”
怎么买个米还要见店主?
林猛有些拿不定主意,转头看向程曦。程曦虽有些惊讶,但没有迟疑,干脆道:“烦劳掌柜引见。”
这间粮铺的店面并不宽敞,几步便走到了后堂。当门帘被掀开,坐在主位的男子抬起头时,程曦的脚步不由得一顿,心中泛起一丝恍惚。
无论是身姿容貌,还是衣着气度,那人都与这房间格格不入,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突然出现在昏暗的房间里,令人眼前一亮,心生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