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晚饭,把众人吃得格外满足。
就连本来食欲不振的栓子把小肚子吃得滚圆。
冯大嫂伸手摸摸儿子的肚皮,无奈道:“我看都不用吃什么药了,这是彻底好利索了。”
章氏闻言,顺手给栓子诊了个脉,笑着说:“看来这两天绿豆水喝的挺管用,没什么大事儿了。
“不过等冯大哥抓药回来,还是喝两剂药巩固一下更稳妥。”
冯大娘赶紧道:“那是肯定的,药还是得吃的。”
次日晌午,冯天就急急火火地从镇上赶回来了。
他惦记着儿子的情况,这几天就几乎都没怎么休息,一直在赶路。
家里的毛驴子都快被他给累死了。
冯天都没回家,直奔秦家就来了。
他从毛驴子身上下来,赶紧进屋,从怀里掏出两包药材交给章氏。
“章大夫你看看,我抓的药对不对?”
他被晒得一脸汗,却也顾不得擦,搓着手,紧张地看着章氏。
章氏接过纸包,都没打开就点头道:“没错儿,我都闻见味儿了。
“冯大哥快坐下歇会儿,我去给栓子熬药。”
听得章氏说抓的药没错,冯天才长出一口气,抹了把脸上的汗。
不过他此时也顾不得坐下歇会儿,赶紧进屋去看儿子。
这两三天,冯大娘和冯大嫂都拘着栓子不让他出门。
头两天孩子还有些不舒服,没精神,自然还待得住。
结果昨晚那顿肉一吃,今天一个整活蹦乱跳,都快要按不住了。
好在栓子如今对参参十分感兴趣。
只要把参参往炕上一放,说让他看着妹妹,他竟真能静下心来在参参旁边待着。
冯大嫂偏身坐在炕沿儿上,一边做着手里的针线活一边看着两个孩子。
见儿子这样,她也忍不住啧啧称奇。
“参参可真了不起,啥都不用干,就能让我家这个皮猴子消停下来。”
冯大娘闻言趁机道:“要不你跟小天再给栓子生个妹妹,说不定就能管住他了。”
冯大嫂这两天,天天看着参参,喜欢得不行,此时听了婆婆这话,属实很是意动。
但是转念一想,她又摇摇头道:“算了,就我和冯天这长相,生个闺女出来也好看不到哪儿去。
“肯定比不上人家参参。
“到时候再被这臭小子嫌弃可咋办!”
“他敢嫌弃,揍不死他!”冯天在外屋听见自家媳妇的话,应声进来了。
婆媳二人看见冯天,都起身放下了手里的活儿。
“回来了!”
“药抓好了?”
“抓回来了,章大夫已经去熬药了。”冯天说着走到炕边儿,一把抱住迎上来的儿子,“栓子这两天咋样?好点没有?”
“好多了,昨晚在人家秦家吃的狍子肉,这小子胃口比我都好。”冯大嫂道。
冯天闻言立刻明白了妻子的意思。
这话一方面是告诉他孩子恢复的不错,一方面也是提醒他,要记得还人家秦家这个人情。
尤其冯天知道村里这些流放犯的日子有多不好过。
就连冯家自己,除了过年,都不舍得这么让孩子吃肉。
秦家居然能做到这样,真的已经很不容易了。
想到这里,冯天把心目中原本计划好的诊金又提高了一些。
必须要好好谢谢秦家才行。
原本冯天因为胡家的缘故,一直疏远秦家,所以之前没有什么来往和了解。
这次为了救儿子的命,他不得已才选择来秦家求助。
但自从得知儿子中毒是因为胡大宝,其中似乎还有胡老二的手笔之后,冯天就突然有了那么点儿破罐子破摔的冲动。
反正老娘和媳妇带着孩子已经在秦家住了好几天了。
村里人该知道的肯定也都知道了。
若是搁在以前,他可能还会担心一下胡家人会怎么想。
如今也不在乎了。
爱咋想咋想吧!
大不了就不在松江村待着了。
他又不是流放犯,还有挖参的本事在身。
搬家去别的地方,再投奔一个新的参把头就是了。
虽说是麻烦了一些,但也不至于混不上饭吃。
尤其胡家这两年,有了所谓大仙儿的指点之后,行事越发狠毒和毫无顾忌。
几乎每次放山都会有人出事。
如今连胡老大都死在山上。
村里私下已经有人开始议论,胡家是不是得罪了山神爷,不然怎会如此多灾多难。
过了会儿,章氏将熬好的药端过来交给冯大嫂,让她稍微晾凉一点儿再给孩子喝。
冯天趁机问:“章大夫,那下一剂药什么时候吃啊?”
“明天这个时候再吃一剂就差不多了。
一听这话,冯天登时犹豫起来。
他原本想着,如果还要多吃几天,就干脆带着孩子回家自己熬药吃药算了。
毕竟一直住在别人家里也很是打扰。
但听说只需要再吃一天,他又开始摇摆不定。
究竟是现在就回家,还是干脆多住一天,把药吃完再回家比较好呢?
不得不说,冯大娘还是很了解自家儿子的。
一看他的表情,都不用问就知道他在纠结什么。
“都麻烦人家好几天了,也不差这一天半天的。
“栓子身体要紧,也没必要来回折腾。
“等明天晌午吃完药,我们正好收拾收拾,下午回家,晚上就在家做饭吃了。”
这话乍一听好像没毛病,但是冯天很快反应过来。
“娘,啥叫‘我们’,这是没把我算进去啊?”
“你自个儿现在就能回家啊,难道你也要住在秦家不成?”冯大娘一脸惊讶地反问。
“对啊,我能回家的。”冯天这才后知后觉地挠挠头,“那我自己回去,家里冷锅冷灶的,我吃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