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青枝梨雪寄幽情
寒风如刀,在云麓山的沟壑间肆意穿梭,将最后一片枯叶从枝头生生扯下,卷着它在空中打着旋儿,最后无力地坠落在铺满碎石的小径上。这是一个万物萧瑟的深冬午后,肇煜明一袭洗得发白的素袍,踩着满地枯枝败叶,沿着蜿蜒的山径缓缓而行。
他的脚步有些踉跄,寒风灌进宽大的袖口,像无数细小的冰针,刺痛着他的肌肤。他下意识地裹紧衣袍,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那铅云低垂,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压进无边的寒冷与黑暗之中。山中寂静得可怕,唯有偶尔传来的几声凄厉的鸟啼,划破这令人窒息的沉寂,更添几分荒凉与孤寂。
就在他准备转身下山时,一抹倔强的绿意突然撞入眼帘。那是一棵生长在陡峭崖壁石缝中的青枝,在这荒芜的冬日里,它显得那样格格不入,却又如此令人震撼。青枝的枝干纤细而坚韧,表面布满了岁月侵蚀的纹路,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在向世人诉说着它的不屈与顽强。枝头萌动的叶芽,虽还未完全舒展,却透着一股勃勃生机,仿佛在积蓄着力量,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肇煜明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缓步走到青枝旁。他蹲下身子,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那粗糙的枝干,指尖传来的触感让他心中泛起一阵涟漪。这一刻,周遭的寒风似乎都不再那么刺骨,他的眼中只有这株在逆境中生长的青枝。
记忆的闸门瞬间被打开,恍惚间,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风华正茂的年纪。那时的他,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人相聚在云麓山脚下的书院中。春日里,他们漫步在山间小径,看百花争艳,听溪水潺潺;夏日里,他们坐在树荫下,谈诗论文,畅想着未来的抱负与理想;秋日里,他们登高望远,赏红叶如霞,感受着大自然的壮美;冬日里,他们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饮酒赋诗,互相切磋学问。
那时的他们,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总以为这样的美好时光会永远延续下去。然而,时光匆匆,随着科举考试的结束,友人们各奔东西,为了各自的前程和梦想,踏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友人如愿以偿,入朝为官,开始在仕途上拼搏奋斗;有的友人则继续游历四方,追寻着更高的学问和更广阔的天地。而他自己,虽在科举中失意,却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坚持着自己的诗词创作之路。
想到这里,肇煜明不禁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惆怅与思念。他站起身来,凝视着青枝,喃喃自语道:“青枝啊青枝,你在这石缝中生长,孤独却坚韧,正如我如今的心境。”
回到那间简陋却充满墨香的书斋,屋内的炭火早已熄灭,只留下些许灰烬,散发着微弱的热气。肇煜明搓了搓冻僵的双手,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泛黄的宣纸,将砚台里早已冰冷的残墨倒掉,重新研起墨来。墨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渐渐驱散了屋内的寒意,也让他的思绪逐渐清晰起来。
笔锋在宣纸上游走,如行云流水般,一首《五律·青枝盼》跃然纸上:“寒泥初破暖,青嫩怯伸头。细雨滋新梦,微风抚旧愁。朝朝期素影,夜夜盼琼眸。只待花如雪,相携岁月悠。”每写下一个字,他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与友人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像一幅幅画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