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时,鹦鹉忽然在笼中叫了声\"春好\",打破了满阁的寂静。子谦笑着拾起桌上的柳芽点心:\"都说'愁绪如柳丝',今日倒觉这柳丝拂去了愁云。明兄,你且看清如姑娘画的柳叶,哪一片不是向着阳光生长?\"
煜明望着清如笔下的柳,虽有细叶低垂,却皆有向上的弧度,忽然明白她诗中的\"愁\"并非沉溺,而是对故人的温软怀念。就像他每次翻看叔父留下的诗集,眼中有泪,心底却满是暖意。
三、湖畔雅集
春分那日,云麓书院举办\"柳堤诗会\",煜明与子谦邀清如一同主持。晨光里,二十多个孩童聚在老柳树下,每人手中握着一枝刚折的柳条,叽叽喳喳像群小雀儿。清如穿着一袭月白襦裙,腰间系着煜明送的竹刻诗牌,正在教孩子们用柳条编花环。
\"孩子们看,这柳条多像诗的韵脚。\"她折下一段柳枝,在掌心绕了个圈,\"你们闻闻,这清香里藏着多少好句子?\"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举起柳条:\"先生,我闻到了春天的味道!\"清如笑着点头:\"那你就把'春天的味道'写成诗,比如...'湖水粼粼柳色新'。\"
煜明在一旁铺纸磨墨,见子谦正带着几个男孩在湖边写生。阳光穿过柳丝,在子谦的青衫上织出斑驳的光影,他忽然想起去年秋日,两人在山顶寄远时的场景,如今多了清如这样的诗友,倒更觉热闹而温馨。
\"佳人倚柳醉芳辰。\"清如忽然吟出一句,指着正在树下追蝴蝶的少女。那女孩的发带被风吹起,缠在柳枝上,她仰着头笑,像一朵盛开的桃花。煜明取过狼毫,在宣纸上题下这句诗,旁边一个男孩踮着脚看,忽然说:\"先生,这句子像画一样好看!\"
诗会进行到午后,孩子们陆续展示自己的作品。有个男孩画了棵歪歪扭扭的柳树,旁边写着\"柳丝钓起小鱼来\";扎羊角辫的女孩则在纸上画了三个小人,旁边题着\"煜明先生、子谦先生和清如先生\"。清如看着那幅画,眼里泛起泪光,轻声说:\"我从未想过,有一日能和你们一起,教孩子们在柳影里寻诗。\"
子谦忽然指着湖面:\"看,有野鹜掠过!\"众人望去,见两只绿头鸭正贴着水面游过,荡开的涟漪将柳影揉成碎金。煜明灵光一闪,在清如的诗稿上添了两句:\"青丝漫卷随风舞,遥寄情思与晚春。\"清如看了,抚掌称善:\"这'情思'二字用得妙,非关风月,却是对这春光、对这些孩子的拳拳之心。\"
暮色浸染柳堤时,诗会接近尾声。孩子们把编好的柳环戴在头上,围着老柳树唱童谣。清如取出古琴,即兴弹奏了一首《清平乐》,琴弦上流淌的旋律,竟与孩子们的歌声合得严丝合缝。煜明望着漫天飘飞的柳絮,忽然觉得这不是暮春的凋零,而是诗魂在飞扬。
四、柳下赠别
谷雨前夕,清如接到父亲的书信,需随他返回金陵。临行前一日,她在柳堤摆下茶席,邀煜明与子谦话别。老柳树的枝条垂到石桌上,像谁伸出的挽留之手,桌上的茶具里,还飘着去年春日采的柳芽茶。
\"此去金陵,不知何时能再回云麓山。\"清如轻轻拨弄着琴弦,\"但我定会将两位的诗稿带在身边,闲时拿出来读,便如见故人。\"她取出两卷画轴,递给煜明和子谦,\"这是前日画的《云麓柳堤图》,左侧题了你们的诗句,右侧空着,待日后相聚时再补。\"
煜明展开画轴,见画中柳堤上有三个渺小的身影,正并肩望着春水。子谦的题字\"风檐联句友情长\"在柳影中若隐若现,自己的\"静守初心寻雅趣\"则题在湖石之上。清如指着画中空白处:\"这里留着给明兄的新诗,那里给子谦的新作,我们虽隔千里,却能共补这卷画图。\"
子谦从画囊里取出一支玉管笔,笔杆上刻着\"诗谊长存\"四字:\"这是家传之物,赠予清如姑娘。日后若遇柳堤新景,望以此笔书之,遥寄云麓。\"清如接过笔,指尖抚过刻字,忽然从发髻上取下一支柳木簪子,递给煜明:\"此簪以云麓柳木所制,烦请转赠书院的孩子们,愿他们如柳般坚韧,在诗书中长成栋梁。\"
暮色渐浓时,三人在柳下合影。清如取出随身携带的诗稿,在最后一页题下《柳下佳人》:\"柳丝袅袅映清光,佳人凝眸意悠长。\"煜明接着题道:\"素衣翩然风拂袂,一抹春情入画章。\"子谦则在空白处画了三只振翅的燕儿,一只朝东,两只向西,却都向着云端飞去。
临行前,清如折下一枝柳条,轻轻放在煜明的诗囊里:\"古人折柳赠别,取'留'之意。但我更愿相信,这柳丝是天地间的诗线,牵着你我,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在同一片春光里重逢。\"
煜明望着她乘船远去的背影,柳丝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像极了她挥别的衣袖。子谦忽然指着天空:\"看,有雁群飞过。\"煜明抬头,见春雁正排成人字往南去,忽然想起清如诗中的\"遥寄情思\",原来真正的友情,正如这柳丝、这雁影,虽相隔天涯,却永远在彼此的诗行里生长。
回到书院,煜明将清如的柳木簪交给最大的孩童阿林,看着他郑重地别在衣襟上。窗外,老柳树的新叶在月光下沙沙作响,像在吟诵一首没有尽头的诗。他取出清如留下的画轴,在空白处添了句:\"他年重访柳堤路,共数新枝第几行。\"
案头的端砚里,还留着三人共研的残墨,此刻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煜明忽然明白,友情如墨,岁月似纸,每一次相聚与离别,都是一笔浓淡相宜的勾勒,终将在时光的长卷上,绘出最动人的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