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等若愿改邪归正,” 慧明指尖弹出三枚玉符,“便将这‘天海护持符’刻在礁石之上,商船过处,自能分得香火。若再为恶 ——” 护法相背后浮现出无心剑虚影,“我这禅杖便不是渡人,而是斩障了。” 翻江太岁曹宝见状,长叹一声,收了水龙阵,叉尖在最大的礁石上刻下 “护海真神” 四字,其余翻浪鬼亦纷纷叩首,愿为海上护灵。
郑和船队转危为安,郑和亲自出舱拜谢,见慧明法相庄严,忙命人取来黄金佛经、道藏典籍,欲建生祠供奉。慧明却摇头:“不必立祠,只需让船员们每过此处,投一炷香、诵一句‘天海清平’,便是最好的香火。” 说罢取过昙无竭手中禅杖,在船头刻下 “截佛同源,护佑万邦” 八字,金光闪过,竟与宝船的护持阵融为一体。
是夜,南洋海面风平浪静,曹宝等散修盘坐新刻的 “护海真神” 礁石上,但觉香火入体,虽不似仙酒灵果般迅猛,却如细流润石,隐隐暗合天道。曹宝轻抚三股叉,叉上多年的血锈竟渐渐褪去,映出当年在碧游宫初修时的明净之心。“原来香火之道,不在强取,而在人心所归。” 他对慧明拱手,“多谢小友点化,我等愿做这南洋的‘沙门护法’,再不生劫掠之念。”
慧明正要离去,忽觉眉心晶核碎片发烫,内中浮现出西方雷音寺的景象:五弦魔琴已然现世,琴弦上缠绕着阐教的 “诛仙剑气”、截教的 “金蛟剪光”、佛教的 “八部天龙吟”,更有修罗族的业火、鬼族的阴魂、阎罗族的死气,正嗡嗡震动,似要撕裂三界壁垒。与此同时,天庭方向传来警讯 —— 阎罗族阴山王联合血河老祖,正在幽冥界开凿 “归墟海眼”,欲引动海水倒灌人间。
“曹前辈,” 慧明正色道,“人间即将有大劫,你等既入香火之道,便需护好海上商路,莫让幽冥鬼族借海路入侵。” 曹宝握拳应诺,翻江倒海之术,从此化作护海安澜之力。慧明又向郑和与昙无竭叮嘱:“若遇黑云蔽日、鬼哭浪起,便点燃‘同源香’,我自会感应前来。”
船队继续西行,月光下,宝船龙骨处的 “截佛同源印” 与妈祖像、三清符悄然共鸣,竟在船底映出一个巨大的 “和” 字 —— 正是人间信仰与仙家门道的微妙契合。慧明望着渐远的船队,深知此战虽平,更大的危机却在幽冥与西方:五弦魔琴的每一声拨动,都可能引发佛魔神鬼的连锁劫数,而他手中的禅杖,既要承截教的 “无心为锋”,又要持佛教的 “慈悲为怀”,个中分寸,端的是难如走钢丝。
忽有海风送来梵唱,却是昙无竭在船头诵念《金刚经》,混着船员们的闽南渔歌,竟自成一派韵律。慧明笑了 —— 人间的力量,从来不在法宝多锋利,而在这众生齐心的香火与希望。他化作流光往幽冥界而去,禅杖尖端,金箍棒与金蛟剪的虚影正渐渐融合,形成一道新的印记:外圆如佛,内方似道,中间刻着个小小的 “人” 字。
欲知五弦魔琴如何现世,慧明又将如何在佛魔神鬼的夹缝中护持人间,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