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回 永乐大典藏阵解 水官刻经于船舷
定场诗
玉轴金函藏妙阵,船舷刻字镇洪波。
修罗血咒蚀经卷,截教残符乱海河。
万册凝光开日月,千舷聚念定风波。
从来护世凭文运,不向仙宫问劫磨。
第一折 经劫水涌:修罗盗典乱河纲
且说自截教遗民护漕之后,应天府文渊阁忽生异象:《永乐大典》水经部典籍夜夜泛出血光,书页上的 “禹贡山川图” 竟被篡改成修罗族 “血河阵图”,图中所绘黄河、运河走向皆逆流入冥。更奇在江淮漕船行至广陵段,船舷 “护世” 纹突然崩解,河水倒灌如注,舱中漕粮遇水即显截教 “六魂幡” 残符 —— 原是修罗族 “血河巫主” 联合截教 “通天教下” 余孽,盗走大典中 “水官刻经阵” 残页,妄图以文明典籍之力反控水脉。
“去岁编修大典时,曾于水经篇见‘禹王锁蛟阵’图,不想被妖邪篡改!” 解缙抱出受损典籍,见书页间夹着的护世砖碎屑正被血咒侵蚀。道衍和尚以青蚨罗盘测之,罗盘中心 “护世” 二字与大典书脊呈反象,指针直指河底 “水官行署”—— 当年三霄娘娘布黄河阵时埋下的 “刻经玉版”,此刻正被魔修炼作 “血河经幢”。
血河巫主踏经卷而至,手中 “篡文钺” 正劈向宝船船舷:“朱棣!当年你集天下文运修大典,今日我便教你文墨成妖、典籍化魔!” 言罢挥动钺刃,河水中竟飞出万千 “血字经幡”,每幡皆书截教 “玄水咒” 与修罗族 “蚀心文”,所过之处,船工身上的护世纹被啃成空白,连李老汉手中的扫帚都裂出咒痕。
第二折 水官现形:刻经船舷显真章
千钧一发之际,宝船龙骨忽震 —— 船底竟浮出一尊水官虚影,头戴九梁冠,身着刻满《水经注》符文的甲胄,正是当年参与封神的截教 “水官解厄星君”。“吾奉通天教主之命,于船舷暗刻护世经阵,不想被修罗族篡改典籍!” 水官抬手,船舷木纹竟显《永乐大典》残页真容,“速取大典正本,以‘人间文运’破之!”
道衍顿悟:“当年编修大典,每册皆经万民抄录,字里行间藏着百姓护世念力!” 急令匠人抬出文渊阁珍藏的 “护世经箱”—— 箱中贮满各地百姓献纳的手抄经页,每一页都盖着 “护世” 砖印。郑和展开宝船 “文运帆”,此帆以大典序言为纹,帆面 “敢有毁弃者,天必殛之” 八字突然放光,与水官刻经纹共鸣。
截教余孽 “姚天君” 冷笑,祭起 “落魂幡” 笼罩经箱:“腐儒!凭人间抄本也敢抗我截教玄经?” 但见幡中显化万仙阵时截教弟子焚烧典籍的旧景,却被经箱中飞出的百姓手抄页一一扑灭 —— 每一页都记着农谚、漕歌、护世谣,正是人间烟火气最盛之处。
第三折 万册凝光:经阵合璧破血幡
水官见真经显形,振臂高呼:“天下读书郎、抄经人、护书匠听令!以笔为篙、以墨为缆,共筑‘文运护漕阵’!” 但见沿河百姓举着书册、字轴、甚至孩童的习字纸赶来,每一张纸都按北斗方位悬于船舷,竟在河面拼出 “永乐大典” 封面巨像 ——“永” 字如船桅,“乐” 字如帆影,“大” 字如漕工并肩,“典” 字如护世砖相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