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场诗:嵩岳摩天剑气寒,修罗驾雾下云端。幡摇业火焚千界,灯照慈光护九寰。怨海翻波吞日月,愿心聚土镇狂澜。须知魔佛原同体,只在人间一念间。
却说永乐四年秋,中原甫经旱魃之劫,禾苗初秀,百姓方松得一口气,忽有黑云自西北天际压来,其势如万马奔腾,挟带腥风之中竟有梵唱与鬼哭交杂。琉璃佛灯在庆寿寺顶剧烈震颤,底座业火莲子所化金叶尽数竖立,叶尖滴血般红,映出道衍和尚袈裟上 “黑衣宰相” 的金线暗纹忽明忽暗。
“师父,佛灯示警!” 慧明抱着陈武佩刀撞门而入,只见刀身 “太平” 二字正渗出水珠,“方才锦衣卫来报,嵩山十八峰一夜之间皆现血色符文,山民说有赤发红袍者踞于绝顶,自称修罗大君!” 道衍抚灯长叹:“终于来了。修罗族大君从不出修罗界,今番亲至,必是要以嵩山为阵眼,炼就‘万劫修罗幡’。”
二人不敢耽搁,连夜驰往嵩山。行至山脚下,但见往日葱郁的山峦皆笼在黑雾中,十八座主峰如十八根巨柱,柱顶各悬一面黑幡,幡上绣着修罗族的赤莲纹,每一朵莲心都嵌着百姓的血泪精魄。半山腰处,正有山民被黑雾驱使,搬石运木,修建祭坛,个个目光呆滞,形如傀儡。
“慧明,去救百姓。” 道衍将佛灯抛向空中,金光所及之处,黑雾如沸汤泼雪般消散,被奴役的山民猛然惊醒,抱头痛哭:“大师救命!那妖人说要拿我们的魂魄祭幡,说什么‘众生怨越深,修罗幡越坚’!” 道衍合十道:“莫怕,且随我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以正念破邪祟。” 话未落,山顶忽传来狂笑,声如滚雷,震得山石崩落。
但见一人踏血云而来,头戴骷髅冠,身披赤鳞甲,手中托着丈二高的漆黑幡旗,正是修罗大君。其身后跟着七十二修罗将,各持兵器,每柄兵器上都缠着未散的怨魂。“道衍!你坏我兄妹两员大将,今日便让你见识修罗族真正的业火!” 大君将幡旗往地上一插,嵩山十八峰同时喷出赤焰,竟在半空结成 “万劫修罗阵”,阵中刀山、剑树、油锅等地狱景象一一显现。
慧明挺剑欲冲,道衍却拉住他:“此阵借的是嵩山龙脉之气,又融合了地狱业力,若强行硬闯,必被怨气反噬。你看那幡旗底座 ——” 但见幡底埋着无数陶瓶,瓶口封着百姓的生辰八字,“这是‘众生怨瓶’,收的是百姓受灾时的绝望之念。破阵之法,不在佛灯,而在人心。”
正说话间,山脚下忽然传来钟鼓声,却是朱棣遣太子朱高炽率群臣前来祈愿,车驾上载着百姓手写的万张祈雨帖、千盏平安灯。道衍眼中一亮:“妙哉!帝王之愿,百姓之愿,正可聚成龙脉正气!慧明,你速下山护持祭坛,引愿力入阵;我自去会会这修罗大君,拖得一刻是一刻。”
说罢踏灯升空,直面修罗大君。大君见佛灯来势,挥幡便是三道业火:“秃驴!你以为有愿力便能改天换命?我这万劫幡收的是人间千年苦厄,便是如来也难破!” 道衍但觉业火中夹杂着饥荒、战乱、疫病等众生苦难的幻象,心神一阵摇晃,忽见灯中陈武佩刀虚影斩来,刀光所过之处,幻象如纸般破裂 —— 正是陈武忠魂与众生愿力在稳固他的道心。
“大君可知,为何修罗族永困业火?” 道衍趁机将佛灯化作金桥,连接嵩山十八峰,“你们只知吞噬怨气,却不知怨气之底,必有愿力生根。就像这嵩山,看似被业火笼罩,实则每一块石头里,都藏着百姓盼太平的念头。” 话音未落,山脚下的祈愿声已如潮水般涌来,平安灯的光芒连成一片,竟将黑雾逼退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