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魔修窃经惑圣心 言官持笏扫谗言(2 / 2)

第四折 圣心归正:万言血书照青史

战至酣处,墨喉使者竟扑向龙书案,欲直接啃食皇帝的 “天子气”。郑辰来不及多想,咬破指尖,在笏板上疾书《谏太宗十思疏》,血字腾空化作魏征的虚影,手持 “犯颜直谏” 金盾,将妖修挡在三尺之外。其他言官见状,纷纷以血润笔,在各自笏板上写下历代名臣谏言:马周的《陈时政疏》、陆贽的《奉天论奏》,篇篇血书如利剑,直刺妖邪要害。

“原来…… 言官之阵,以‘忠’为阵眼,以‘谏’为剑锋……” 金鳌使者惊恐后退,却被殿外涌来的万千书生身影围住 —— 他们手持《论语》《孟子》,齐呼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竟将截教妖幡上的咒文震成齑粉。朱棣此时猛然惊醒,只见李玄龄早已现形为修罗族怪物,正被言官阵的光网困在中央。

“朕竟被妖邪迷了心窍!” 皇帝惊出一身冷汗,亲手取过郑辰的笏板,以朱砂笔在板背添刻 “从谏如流” 四字,顿时整个紫禁城金光万丈,奉天殿屋脊上的蟠龙竟活了过来,龙口大张吞尽残余妖雾。墨喉使者惨叫一声,手中的《永乐大典》残页自行飞回郑辰手中,字迹恢复如初。

尾折 言路长清:笏板常悬照九州

此战过后,成祖下旨重修谏院,在门前立起 “直言敢谏” 碑,将言官笏板正式封为 “护世灵器”。郑辰等言官发现,每当天下有妖邪欲惑圣心,笏板便会自动显出血书谏言,俨然成了人间正道的 “监察阵眼”。

截教通天教主在碧游宫听闻此事,对着 “万手护世图” 长叹:“当年吾等以阵图争雄,却不知人间言官以笏为剑、以笔为旗,每一道谏言都是活的阵纹。” 修罗族圣女则看着彻底碎裂的 “血舌咒鳞”,鳞面上竟刻着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的古训,方知最坚固的防线,从来是帝王纳谏的胸怀。

百年后,紫禁城的谏院遗址上,一块残碑仍在风雨中屹立,虽字迹斑驳,却依稀可见 “言官” 二字。每当有学子经过,便能听见当年郑辰等人持笏骂贼的声音,混着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在天地间回荡 —— 这声音,比任何仙法都更能震慑妖邪,比任何阵图都更能护持人间。

正是:

魔修窃经乱朝堂,言官持笏战贼强。

忠言化作千钧力,扫尽妖氛日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