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魔主控深海巨妖 船工持帚引潮歌(2 / 2)

危机时刻,郑和忽然想起首次下西洋时,曾在泉州港遇老船工传唱《妈祖护海航》,其中有段 \"引潮八章\" 能沟通海神。他摸黑来到底舱,见幸存的老船工们正围聚在一起,用断桨在积水里划着潮纹。\"阿海伯,可还记得年轻时唱的《讨海调》?\" 郑和急问,\"就是那首 ' 一潮平,二潮宁,三潮引来万船行 ' 的调子!\"

李阿海浑浊的眼睛突然发亮:\"记得!当年我爹在船上唱这歌,连狂风都绕道走!\" 他颤巍巍站起来,从怀里掏出半片磨损的贝壳,壳上刻着模糊的潮纹 —— 正是世代船工口耳相传的 \"护世潮谱\"。众船工见状,纷纷掏出随身携带的旧物:补网的梭子、量水的竹筒、刻着船号的木牌,皆浸过《大典》残页的海水,此刻在舱底聚成微光。

第四折 千帚齐挥潮歌起 万妖俯首海波平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妖雾,郑和命人将 \"护世潮谱\" 拓在主帆上,陈海儿率领青蜈卫列成 \"八面扫潮阵\",每把扫帚都缠着船工们剪下的头发,带着 \"回家\" 的执念。李阿海站在船头,以竹筒敲击船板,领唱《引潮歌》:\"潮来兮,听吾声!千舟过兮,万妖惊!\" 苍凉的歌声里,竟混着各国水手的方言调子,原来西洋诸国的随船工匠也加入其中,用家乡的潮歌应和。

奇迹出现了:深海里的 \"九婴噬浪妖\" 听到潮歌,额间的 \"灭世\" 咒文开始剥落,妖瞳中的血光渐褪。陈海儿瞅准时机,将扫帚蘸满船工们的思乡泪,甩向妖物最薄弱的腹鳍 —— 那里正是魔主 \"万妖令\" 的命门所在。扫帚过处,小猴印记突然爆发出强光,显化出当年陈青儿护漕时的虚影,帚柄上 \"护世\" 二字与潮歌共振,竟扫出 \"四海归心\" 的水纹光盾。

郑和趁机祭起 \"Admiral's Scepter\",摩尼珠吸收潮歌念力,在海面显化出妈祖、天妃、波塞冬等中外海神的虚影,共同按住妖物的头颅。最震撼的是,海底的 \"永乐通宝\" 铜钱阵与船工们的潮歌呼应,竟形成 \"万民歌潮护世阵\",每一朵浪花都刻着凡人的祈愿:\"家人盼归商船平安 海路畅通\"。九只巨妖轰然跪倒,腹下的血河刃纷纷崩断,魔主的 \"万妖令\" 被潮歌震成碎片。

尾折 海波如镜映千帆 护世长歌传万代

魔主见势不妙,欲遁入幽冥血海,却被陈海儿的扫帚尾梢扫中脚踝,撕下一片带着 \"灭世\" 咒的衣角,化作黑灰沉入海底。郑和望着逐渐平静的海面,见船工们的旧物在潮歌中焕发光芒:补网梭子织就 \"护世网\",量水竹筒化作 \"定海神针\",刻着船号的木牌连成 \"航路碑\"。他长叹道:\"今日方知,护世的潮歌不在天上,在每一个盼归的船工心里;护世的力量不在仙阵,在千万双握桨的手掌中。\"

战后,宝船将九只巨妖的鳞甲制成 \"护海鳞旗\",每片鳞甲都刻上船工们的潮歌词句;李阿海的贝壳被嵌入宝船龙骨,成为新的 \"潮歌枢机\"。截教通天教主得知此事,望着碧游宫的 \"水劫阵图\" 叹道:\"吾以妖术控海,却不知人间最烈的潮,是思乡的泪;最坚的盾,是盼归的心。\" 修罗族圣女在血河祭坛前,见祭坛上竟浮现船工们引潮的虚影,方悟:\"纵是深海巨妖,也抵不过凡人同心的歌声。\"

百年后,泉州港的老船工仍在传唱《引潮歌》,歌词里多了一段:\"魔主控妖海中生,船工持帚引潮声。千歌万曲凝心力,扫尽妖邪护世程。\" 每当月升潮起,便能看见宝船护世纹在海浪中若隐若现,那是凡人用血泪与歌声织就的永恒护世章。正是:

深海妖邪舞爪牙,船工合力引潮哗。

千帚挥时风浪静,民心所聚即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