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朱棣三征瓦剌 万仙阵助破虏营(2 / 2)

千钧一发之际,黑龙山外的民心壕突然金光大作 —— 十万张平安符同时燃烧,化出「永乐」二字金焰,与成祖的「天子剑」共鸣。永乐帝振臂高呼:「朕本淮右布衣,蒙天地祖宗之灵,得居大位!今日魔寇犯境,朕当与将士共生死!」言罢挺剑跃马,率御林军直扑阵门。

奇特景象出现了:明军将士见御驾亲征,皆从怀中取出家人缝制的「护世香囊」,香囊中装着黄河沙、江南土,此刻竟化作金甲覆盖全身。金光仙趁机将定光珠抛向天空,珠子与平安符金焰融合,凝成「民心护世盾」,盾上浮现天下百姓耕作、送子参军的虚影,硬生生挡住了戮仙旗的凶光。

惧留孙看准阵眼「九幽门」,以佛指化出「须弥山印」,印下竟压着成祖当年亲书的《平胡诏》残卷。当诏书金光触及门内截教残魂时,残魂们竟齐声诵念「天下太平」,化作点点星光融入明军甲胄。韦护则持降魔杵击碎血魂幡,幡中露出的民心玉残片突然复原,映出西域诸国百姓遥拜大明的景象。

第四折 妖阵崩解虏庭溃 成祖勒石纪功还

万仙阵既破,瓦剌军如鸟兽散,也先单骑逃往漠西。黑龙山底浮出成祖早年埋下的「镇胡龙骨」,龙骨鳞片上刻着「华夷一体」的古篆,与民心护世盾交相辉映。金光仙将毒雾仙、骨刀魔收入封神榜残页,残页上新增「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的图录,图中截教黑莲在民心金光中化作金莲。

永乐帝在阵前勒石为碑,亲书「万仙阵破虏记」,碑阴刻满参战将士与民夫姓名。道衍和尚以《道德经》《金刚经》碎页混着漠北沙土,撒在黑龙山头,从此该处草木皆生「护世纹」,妖邪再不敢近。消息传回京城,洪熙帝率百官至太庙告祭,太庙梁上竟现「河清海晏」的祥瑞云纹。

尾折 漠北遗碑传万代 永乐军威震八荒

战后,成祖将「万仙阵」旧址设为「太平驿」,驿中供封神榜残页与护世锄,每年霜降,边军与民夫共祭,谓「官民同守边庭」。文渊阁将此战破阵之法编入《武备大典》,首条便注:「兵非凶器,乃民心之卫;阵非邪术,乃众志之凝。」

百年后,有诗人出塞,见黑龙山碑上「成祖」二字仍放金光,碑旁牧草中常开三色花,花瓣分别书「忠」「孝」「仁」。忽闻牧马人歌曰:「龙旗卷,虏尘清,成祖三征海波平。民护兵,兵卫民,万仙阵上看民心!」方知永乐朝的靖边奇策,早已将民心、军心、仙神之佑,铸成了永不生锈的护边铁壁。正是:

截教修罗附瓦剌,万仙毒雾锁龙沙。

成祖祭天邀将星,道衍演阵护民家。

符光冲散千年孽,剑气开成万里霞。

试看永乐宏章里,勒石燕然映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