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者,天之民心也!」金光仙振臂高呼,展开成祖「宣慰诸国诏」,诏书上「怀柔远人」四字与星石共鸣,显化出永乐帝亲祭北斗的虚影。虚影手持玉圭,指向璇玑台,台顶突然裂开,露出被镇压的护世图残片,残片上的「万方协和」四字重放光芒。
玄真子以三清铃敲击出「北斗七星诀」,商队胡商吹奏鹰笛应和,乐声竟与星石震动频率相合,形成「民心共振波」。当第七声笛响时,七座璇玑塔同时崩塌,北斗七星剑化作流光飞回天际,护世图残片自动拼合,图中民心金线比往日更加璀璨。
第四折 妖阵崩解天纲正 万邦朝贡护世昌
北斗夺纲阵既破,蒲昌海下浮出成祖埋下的「护世天枢石」,石上刻着「天纲系民,万国咸宁」的古篆,与北斗星石、护世图共鸣,竟在天空显影出「北斗护世」的星象奇观。金光仙将天璇仙、破军使收入北斗护世符,符中浮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的图录。
西域诸王焚香叩首,齐奏:「今见天威,方知大明乃北斗所命之国,我等愿永为天朝屏藩!」遂献上本国「星象密卷」,与明朝《大统历》合璧,共证「日月所照,皆为汉土」之理。王景弘将北斗星石熔铸为「万邦护世钟」,钟声悠扬,传至大漠深处,惊散所有邪祟。
消息传回京城,洪熙帝率百官至钦天监观星,见北斗七星恢复正色,天权星格外明亮。杨溥将西域星象密卷补入《永乐大典?天文志》,扉页题字:「天纲非星斗之纲,乃民心之纲;王霸非兵戈之霸,乃德化之霸。」
尾折 北斗金光传万世 护世威名耀八荒
战后,蒲昌海畔立「北斗护世碑」,碑身刻满西域文字与汉字,记载此战始末。每年七夕,朝廷遣官员与西域使者共祭北斗,以星石之粉涂抹护世旗,谓「天民同辉」。文渊阁将北斗护世之法编入《星象护世要略》,规定「凡遇天象异变,可聚民心星石以正天纲」。
百年后,有星象学家过蒲昌海,见北斗护世碑上的星纹与夜空中的北斗七星精确对应,碑身金光与文渊阁宝顶遥相辉映。忽闻驼队中童谣唱道:「北斗亮,丝路长,永乐护世镇八方。民敬天,天佑民,万邦同仰日月光!」方知成祖创下的护世基业,早已与天地星辰同辉,任他截教修罗百般算计,终不敌这顺天应民的煌煌大道。正是:
截教修罗窃斗纲,妖阵欲断万邦肠。
民心星石回天眷,圣诏金光护世昌。
北斗重新开泰运,丝路上国耀荣光。
试看永乐宏章里,日月经天万代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