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灶火新生(1 / 2)

第一幕:烟道惊变

清明后的细雨裹着柳絮,刘建军刚掀开蒸笼,一股黑烟倒灌进包子铺。他呛得直咳嗽,手里的擀面杖“当啷”砸在灶台上——用了三十年的老烟囱堵了,青砖缝里渗出的油垢混着雨水,在墙根凝成诡异的太极图案。

“环保局的新规!必须装净化器!”网格员小程举着文件冲进来,差点撞翻钟伯捧着的《烧造志》。老人用鸡毛掸子戳了戳烟囱口:“光绪年间的窑工靠观烟断火候,你们这检测仪懂什么叫火候?”

周晓梅的非洲菊沾了烟灰,花瓣蔫成抹布卷。对街新开的轻食店飘出橄榄油香,玻璃窗上贴着“零油烟认证”的金标,映得包子铺的蒸汽愈发浑浊。

第二幕:柴火密码

社区环保讲座上,3d投影的火焰在空气中跳动。穿白大褂的工程师讲解静电除尘原理,刘建军却盯着ppt里的柴火灶发呆——那分明是他老家已故父亲的手艺。

“柴火饭的pm2.5超标二十倍!”工程师的激光笔戳中要害。裴秀娘忽然起身,抖开陪嫁的靛蓝围裙:“我爷爷烧了一辈子柴灶,活到九十九!”围裙内袋掉出半块焦黑的松木,断面年轮如涟漪荡开。

深夜,刘建军摸黑爬上天台。月光下,老烟囱的裂缝里卡着片薄木片,刻着“丙午年封”——正是他出生那年父亲修缮烟囱时留的记号。

第三幕:青烟缉凶

油烟检测仪第三次报警时,整条街的餐馆都遭了殃。马大姐的旗袍店改卖素食沙拉,直播镜头扫过电烤箱:“家人们看这无烟烹饪……哎哟!”橄榄油溅上镜头,AI误判为“液态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