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豆腐西施(1 / 2)

第一幕:豆香惊街

白露后的梧桐街,晨雾里突然混进一缕奇异的焦香。刘建军掀开包子铺的蒸笼,往常霸道的老面香竟被这新来的气息压得抬不起头。他探出身子张望,只见斜对角的五金店旧址挂起蓝底白字招牌——「三更豆坊」,门楣上悬着半截褪色的幌子,布角绣着朵将开未开的石磨花。

“现磨现卖,卤水点豆腐——”清亮的女声刺破晨雾。穿靛蓝粗布围裙的年轻女人立在石磨旁,木勺搅动间,乳白的豆浆顺着磨盘纹路淌进青花瓷缸。周晓梅的非洲菊沾了豆腥气,花瓣蔫蔫地耷拉着,倒是花店玻璃橱窗上凝的水珠,映得那方石磨如浸在牛乳中的月牙。

第二幕:磨盘密码

社区群炸锅是在晌午。马大姐的直播间对准豆坊后院,镜头里横着扇斑驳的枣木门板,板上深深浅浅的刻痕让钟伯的放大镜都抖了三抖:“这是光绪年间的量斗线!瞧这‘丙申年校正’,能比对面粮店的电子秤准!”

裴秀娘的金线牡丹帕子捂不住笑:“小柳老板,你这磨盘怕不是古董?”被唤作柳青的女人擦汗的手顿了顿,磨柄上包浆的铜箍映出她眉间一粒朱砂痣:“祖上传的老物件,磨过三代人的黄豆。”

深夜,刘建军起夜时撞见古怪光景。月光淌在停转的石磨上,那些深浅不一的刻痕竟拼出半幅星图,最亮的几颗正对应着豆坊后院的五口水缸方位。

第三幕:卤水点金

社区美食节筹备会上,柳青的卤水豆腐刚端出蒸屉,整条街的猫都在窗台上立正。刘建军盯着豆腐上细密的孔洞,手指无意识地在面案上画圈——那气孔分布竟与他家包子十八道褶的走向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