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酱园旧事(1 / 2)

第一幕:酱香惊街

大雪节气刚过,梧桐街的晨雾里突然混进一股咸鲜的暗香。刘建军掀开包子铺的蒸笼,往日霸道的老面香竟被这新来的气味压得偃旗息鼓。他探出身子张望,只见豆坊隔壁的空铺子挂起黑漆招牌——「四时酱园」,门楣下悬着串褪色的红辣椒,风一吹就像着了火。

穿靛蓝布褂的老汉正在檐下晒酱缸,竹耙子搅动时,深褐色的酱坯翻涌如浪。钟伯的拐杖尖刚戳到门槛,就被酱香熏得连打三个喷嚏:“这味道……像老裕泰酱园三十年的陈酱!”

“您老鼻子灵!”老汉直起腰,手背的疤痕在晨光中泛着釉色,“我是老裕泰的学徒,这手艺断代四十年了。”

第二幕:缸底玄机

少年宫孩子最先发现蹊跷。他们用金属探测器扫描酱园后院,仪器在第三口酱缸下尖叫不止。陈师傅的焊枪熔开缸底铁箍,锈渣里滚出枚铜钥匙,匙柄刻着“乙未年封”——正是老裕泰关张的年份。

深夜,刘建军起夜时撞见酱园老汉蹲在巷口烧纸钱。火舌卷过纸灰,竟在空中拼出“裕泰”二字。次日清晨,周晓梅的非洲菊蔫了半边,花瓣上凝着层细盐霜,正对酱园晒场的方位。

“这是海盐返潮。”钟伯的放大镜对准盐霜,《天工开物》的“盐策篇”被酱渍染成琥珀色,“老裕泰的酱,用的是胶州湾头道盐。”

第三幕:盐渍密码

社区年货市集上,酱园的八宝辣酱被抢购一空。马大姐举着直播杆挤到缸前:“家人们看这老手艺!双击666!”镜头扫过酱缸内壁的釉裂,忽然对焦到一道奇怪的刻痕——形如浪花的凹槽里嵌着盐粒,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

裴秀娘的金线牡丹帕子不慎落入酱缸,捞起时丝线竟被染成赭石色。苏叶的分子检测仪嗡嗡作响:“这酱里含特殊矿物,能固色!”少年宫孩子趁机将酱汁涂在航模上,无人机掠过老梧桐时,机翼在暮色中泛着铁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