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倾盆而至,野蔷薇藤蔓突然疯长封住仓库门。菌丝顺着雨水渗入骨瓷堆,在众人注视下将碎片重组成完整的陶猫骨架——额间一朵钴蓝琉璃苣,正是三花猫幼崽的胎记。
第四幕 共生骨血
社区举办\"生命陶艺展\",陆青禾展出新型植物骨瓷。叶棠的野蔷薇刺在釉面下延展成叶脉,周晓梅贡献的非洲菊花粉让瓷面随光照变色。琪琪捧来长獠牙的陶兔,菌丝自动软化尖角成圆润弧度。
开展当天突发意外。马大姐直播时碰倒陶猫骨架,断裂处溅出的荧光粉末引发过敏反应。刘建军急中生智,用菌丝包子吸附过敏原,老面发酵的酸味竟中和了毒素。程璐将事故画面接入全息窑炉,虚拟火焰把网友道歉弹幕烧成釉下彩。
深夜,陆青禾发现三花猫在舔舐陶骨关节。晨光中那些人工骨骼竟生出毛细血管,野蔷薇根系顺着瓷缝攀援,在猫窝旁开出一丛骨白瓷花。
第五幕 陶魂永续
寒露那日,穿白大褂的动物学家叩响老窑。她腕间的陶瓷义肢与陶猫骨完美嵌合:\"当年救下的三花猫,后代还在守护实验数据。\"显微镜下,野蔷薇刺与骨瓷结合处萌发出新细胞,植物与陶瓷的基因链在菌丝中缠绕生长。
社区投票通过\"生命陶瓷\"伦理准则那天,陆青禾将电窑改为纪念装置。琪琪把陶兔埋在野蔷薇丛下,菌丝裹着瓷片长成猫形花架。刘建军推出\"骨汤包子\",用可食用骨瓷粉增强面团韧性,蒸笼揭开时热气凝成小小的猫爪云。
快递员送来国际陶瓷协会邀请函时,三花猫正蹲在信箱顶梳理毛发。它颈间新挂的陶瓷铭牌反射阳光,刻着五个小字:社区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