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执不下时,三花猫忽然跳上老吴的鞋箱。菌丝从修补中的皮鞋底钻出,在墙面投射出折叠式车架方案——白日里是花架与长椅,入夜后升空三米成停车平台。
第四幕 时空车场
“立春焕新日”当天,梧桐街化身未来工地。菌丝在水泥桩表面生成透气孔,攀援植物沿着立体车架蜿蜒。老吴的修鞋摊嵌进花坛侧壁,钉锤声与充电桩的电子音奇妙合奏。
最惊艳的是“记忆充电桩”——扫码解锁停车位后,菌丝屏幕播放对应区域的历史影像:1988年徐姨在这里晾晒嫁衣被面,2005年孩子们在此处放飞竹蜻蜓。刘建军推出“时空包子”,菌丝面皮浮现不同年代的街景,咬破时腊肉香会变成对应时期的年节气息。
暴雨夜突发意外,立体车架因线路故障卡在半空。三花猫引众人到配电房,菌丝已自主修复电路——荧光纹路在电箱表面拼出“安全载重200kg”的提示,正是当年夯土路承重数据的精确复现。
第五幕 巷暖长明
雨水节气,老梧桐树下挂起菌丝浇铸的复合社区图。立体车架在白天降下供老人打太极,电动车在夜间如蜂巢般悬浮。徐姨的晾衣绳改造成可升降花架,腊八粥的甜香混着新能源车的薄荷味空气净化剂。
小唐将借书亭挪到车架底层,扫码停车可免费借阅。韩锐的健身操新增“高空平衡术”,在升降车架上模仿当年晒被子的舒展动作。三花猫最爱蜷在最高层的花箱里,尾巴拂过充电桩时,菌丝会绽放出对应车主的童年涂鸦。
快递员送来“人居创新奖”时,老张正教孩子们用菌丝修补地砖。刘建军掀开最新一笼包子,菌丝面皮在晨光中透明如琥珀——停车的青年看见父亲当年夯土的背影,晒被的老人瞧见孙儿悬浮车上的笑脸。
风起时,腊肉香与薄荷味交织成梧桐街的新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