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时光补丁(1 / 2)

第一幕:量体裁云(周记裁缝铺)

梧桐街的晨雾还未散尽,周晓宁已经踩着老式缝纫机的踏板。机针在靛蓝色布料上跳跃,发出细密的咔嗒声。玻璃柜台里摆着三枚黄铜顶针,最旧的那枚边缘已经磨得发亮,像枚褪色的月亮。

\"周师傅!\"清脆的嗓音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穿米色套装的姑娘扒着门框探头,发梢还沾着晨跑时的薄汗,\"我上回说的那件旗袍......\"

周晓宁推了推老花镜,绣绷上的白牡丹正绽到第七片花瓣。\"小夏是吧?进来坐。\"她起身时扶了下后腰,檀木柜台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姑娘递过来的设计图让她愣了愣——传统立领配着不对称下摆,盘扣位置标着星月图案。

\"我想在领口这里绣北斗七星。\"夏琳指尖点着图纸,\"下摆用渐变扎染,从墨蓝过渡到月白色,就像......\"她忽然卡住,看着老裁缝用铅笔在草图上唰唰添了几笔。原本突兀的现代设计突然有了流动的弧度,星月纹样化作云水纹环绕领口。

裁缝铺后窗飘来油条香气,陈立秋的修车铺卷帘门哗啦啦响。周晓宁量着姑娘的肩宽,布尺滑过年轻紧实的肌肤,\"你这身段适合小凤仙领,腰线往上提两分显精神。\"夏琳看着镜中老裁缝布满茧子的手在腰间比划,突然想起今早开会要用的ppt。

雨就是这时候下起来的。

第二幕 修车铺的雨(陈立秋修车铺)

陈立秋抹了把溅到眼皮上的雨水,三轮车链条卡住的声响混在雨声里格外刺耳。修车铺顶棚漏水的塑料桶已经换了三个位置,雨水还是在地面画出歪扭的溪流。

\"老陈!\"周晓宁举着油布伞冲进雨幕,伞骨被风吹得翻起半边。她怀里抱着裁缝铺的接水铝盆,深蓝布鞋踩在水洼里溅起银珠,\"把你那工具箱挪个地儿!\"

陈立秋正踮脚捅天花板,闻言差点从木梯上滑下来。积水已经漫到放轴承的铁架子第二层,混着油污的水面漂着几张过期的保修单。他看见周晓宁麻利地卷起浸湿的日历,露出后面泛黄的《机动车维修注意事项》。

\"这破顶棚说了三年要换......\"老修理工嘟囔着去扯防水布,却摸到块带着体温的干毛巾。周晓宁不知什么时候爬上了梯子,正用木尺戳着渗水最凶的接缝处,\"东南角椽子蛀了,得补块三合板。\"

雨越下越急,柏油路面腾起白茫茫的水汽。两人在逼仄的铺面里穿梭,像在跳一支慌乱的舞。陈立秋接周晓宁递来的木楔时,瞥见她袖口露出的淤青——上周帮沈芳搬煤气罐撞的。

\"老周!接着!\"沈芳的喊声穿透雨幕。一袋热腾腾的菜肉馄饨从馄饨摊飞过来,塑料袋在雨里划出晶亮的弧线。周晓宁伸手去接,陈立秋的扳手却先一步勾住了袋子。滚烫汤汁溅在生锈的千斤顶上,腾起一小团白雾。

第三幕:馄饨摊的暖(沈芳流动餐车)

沈芳往滚开的汤锅里又添了勺凉水,关节炎疼得像有蚂蚁在啃骨头。塑料棚顶被雨砸得砰砰响,她数着排在摊前的七把雨伞——蓝格纹的是退休教师王奶奶,红底白波点的是快递员小张,透明伞面贴着卡通贴纸的肯定是文具店双胞胎。

\"沈姨,多放虾皮!\"双胞胎里的妹妹踮脚递饭盒,马尾辫上的草莓发卡沾了水珠。沈芳舀馄饨的手顿了顿,汤勺在葱花碗和香菜碗之间打了个转。她知道小姑娘不吃香菜,上周因为这个哭湿了拼音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