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旧物新生
陈立秋蹲在修车铺门口打磨旧齿轮时,露水正顺着立体菜园的滴灌管坠落。红薯藤在晨光里舒展叶片,把周晓宁晾晒的蓝染布映出深浅不一的绿。陆川往自制雨水收集器上焊最后一道接缝,飞溅的焊花惊醒了蜷在工具箱上睡觉的橘猫。
\"小陆啊!\"沈芳端着熬好的绿豆汤穿过街道,塑料拖鞋底粘着片半枯的香樟叶,\"你这铁架子真能存住雨水?\"话音未落,唐明远的老式相机快门声在头顶炸响——他正趴在豆浆坊二楼拍晨雾里的菜园。
陆川抬头时,焊接面罩映出周晓宁抱着布匹走来的身影。靛蓝色的布料上,前日补绣的金丝菊正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
林建国在书屋门口挂出\"以书换绿植\"的牌子时,整条街的阁楼都在翻箱倒柜。夏琳翻出母亲当年的嫁妆樟木箱,箱底掉出卷褪色的《牡丹亭》戏服水袖。
\"这个适合改成立体书皮。\"陆川抖开泛黄的真丝布料,指腹摩挲着虫蛀的小洞。周晓宁的剪刀在晨光里划出弧线,将水袖裁成包裹旧书的函套。林建国发现残破处补着金线绣的蝴蝶,正是他年少时在戏院后台见过的纹样。
争议发生在正午。王奶奶执意要用腌菜坛换绣线,沈芳偷偷把坛子改造成雨水花盆。当第一株薄荷从青花瓷纹的腌菜坛里探出头时,老人家用棉线勾了圈蜀绣镶边。
第二幕:意外访客
穿香云纱旗袍的女人出现在旧书摊时,陆川正在调试自动浇灌系统。她拾起本1953年版《植物生理学》,书页间突然飘落张泛黄的育苗记录表——字迹与陆川工具箱里的笔记如出一辙。
\"这字...\"周晓宁接过表格时,老花镜滑到鼻尖。女人腕间的翡翠镯子磕在樟木箱上,发出清越声响。沈芳的汤勺停在半空,二十年前的记忆突然苏醒——那个暴雨夜来借姜茶的女人,手腕也有这样一抹碧色。
陆川的焊枪突然熄火,立体菜园的滴灌管开始无序喷水。女人弯腰捡起崩落的螺丝钉,发髻上的木雕芙蓉花簪闪过暗红光泽。
第三幕:裂缝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