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姐,谢什么呀,我们都是一个公社的,相互之间帮忙嘛。
不过,我这边的棉花有点多....”
李大娘两眼放光“多少?”
“可能有一千多斤。”林菀小声说。
喔唷!
李大娘一拍大腿,差点高兴地跳起来。
她正愁着怎么才能让全家人都有活干呢,忙说道。
“小林啊,当然可以,什么时候开始弹?明天行不?
过年的时候,我给你提几斤猪肉去。”
“行。”林菀眼珠子又转了转“李姐,猪肉不猪肉的无所谓,主要是互相帮忙嘛。”
李大娘靠着弹棉花的手艺,一个人养大了三个儿子,还给三个儿子都娶了媳妇,在附近几个公社里是很有名气的。
对于林菀明晃晃提出来的要求,李大娘不仅不厌恶,反倒有几分欣赏。
“现在开始,我这边有人做衣服的,我都推荐去你那儿。”
林菀是被拖拉机送回家的,虽然晚上坐拖拉机实在是冷。
她白天忙了一天,晚上又是找场地存放棉花布料,又是安排好天李大娘他们来弹棉花的场地。
忙完,已经九点多了。
所以,当女拖拉机手说开拖拉机送他们回家的时候,也没有谁在意深冬夜晚坐拖拉机冷不冷,风大不大了。
都只想赶紧回家洗洗睡觉,明天还得奋战一天。
新桥公社裁缝铺旧棉花弹松不需要另外收费,还是找李大娘来弹这件事情,当天晚上就传遍了两个公社。
第二天一大早,林菀也从村民的嘴里听说了。
于是,她放话出去,旧棉花加工不收费仅限联合集市期间。
然后,来找她们做棉衣棉裤的村民们更多了。
再加上林菀本身的名气大,来做喜服和其他常规款式衣服的人也多。
整个一天下来,她们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杨书记看她们这么忙,想给端碗面来,结果来了几趟连话都没说上。
直到集市结束,大家开始拆塑料布和竹架子了,还有村民在陆陆续续的赶过来,生怕集市关门了他们还没赶上。
杨书记和公社里的人商量了一下,表示愿意跟裁缝铺一起承担支付给陈大娘弹棉花的钱。
毕竟,这两天来做衣服的人太多了。
晚上收拾东西回去的时候,光棉花和布料就装了一个中型拖拉机。
杨书记乐得合不拢嘴,连邓队长的幸灾乐祸,他都笑呵呵的全收了。
林菀这一忙,就忙到了腊月二十八。
连公社的表彰大会,她也只是在轮到她上台戴大红花的时候,去露了个脸,实在是没有时间。
芳芳倒是兴奋地几天都合不拢嘴,因为公社的表彰大会上,着重表扬了她们今年对公社的贡献。
虽然她没有像林菀一样拿到“劳动模范奖。”
但谁叫那是林菀呢,“劳动模范奖”颁给林菀实至名归。
不少跟着裁缝铺做手工、织毛衣,赚了钱或者工分的大婶小媳妇们,在表彰大会上,手都拍麻了。
临近过年的时候更是拿了家里准备的年货送过来。
公社今年的排名从倒数到了中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