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召唤子产、桑弘羊、王猛(1 / 2)

子产,姬姓,公孙氏,名侨,是春秋战国时期郑穆公的孙子。

子产有着跨越时代的思想,即便是在唐代,大儒孔颖达仍然认为“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觉得法律不能轻易让人知道具体条例,这样才能让百姓觉得天威难测。

但子产,却在当时将律法条文铸造为大鼎,公开展示,让百姓也知道官员们审理案件是否有道理、是否公平。

当时也有人批评子产的所作所为,认为此举会削弱贵族官员的威信。

但子产却觉得当时的郑国身为小国,诸多弊病,已经是病入膏肓,他只想救国,并不想太多。

所以子产很多举措,本质就是在削弱日渐腐朽顽固的贵族阶层,提高百姓地位以及郑国的国力。

当时子产刚刚执政的时候,很多百姓并不信任他,时常聚集在乡校中议论他的好坏。

于是有人向子产提议,应该拆了乡校。

但子产却认为,百姓对于自己的不满,正是为官者最好的老师。

做的让百姓满意的地方,就要继续。

让百姓不满意的地方,则需要改正。

不能用高压统治来压制百姓的怨恨,而应该多施行仁政,消除百姓的怨恨。

这让同一时代的孔子对子产非常认可,认为子产已经达到了“仁者”的地步。

子产在位的时候,郑国已经逐渐衰弱,但他在外交上对强国不卑不亢,令很多大国国君、要员都对其尊重有加。

他死后,郑国百姓非常悲痛,甚至因为子产死的时候没有什么财产,很多百姓自发捐赠金银珠宝要送给子产的儿子。

但子产儿子拒绝了百姓馈赠,自己背土将父亲埋葬在邢山。

百姓们为了表达感激,将金银投掷在子产封地的河流之中,这正是如今金水河名字的来历。

......

桑弘羊,汉武帝时期的名臣,精于心算,在汉武帝时期负责铸造五铢钱、西北屯田、假民公田等事宜,参与盐铁官营规划。

之后汉武帝病逝之前,封其为御史大夫,和霍光、金日磾、上官桀等人为刘弗陵顾命大臣。

而他对于后世最大的影响,就是在朝堂之上关于是否罢黜盐铁官营一事,与民间儒生激烈辩论。

之后,《盐铁论》也成为后世国策政治的重要典籍。

霍光借助民间儒生,打击了政敌,令官方经营的政策收缩,看似发展了所谓民间经济,但这方面严洛是不赞同的。

作为红旗下长大的一份子,也目睹了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弊端,严洛完全赞同国家应该强力管控战略物资的经营权。

盐铁在古代的重要程度,完全不亚于现代世界的粮食、原油等战略物资。

很多国家就是因为战略物资被外国资本拿捏,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傀儡国家。

又比如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如果真的废除了国家官营的盐、铁,那么分分钟被奸商卖到敌国、异族手中。

资本的特性就决定了他们是在追逐私利,没有管控的情况下,为了利益,国家、百姓,一切都可以作价卖掉。

至于所谓的与民争利,实际上很多产业真的废除官营之后,普通老百姓也是无法从中获得多少利益的。

真正能得利的,还是世家门阀,或者后世所谓的资本大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