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凉国,此次合纵之中,只出了数千士卒。
但凉国士卒的素质,却堪称诸侯之冠。
凉王更是狡诈,战事之前,便偷偷修筑通往姜国的大桥。
战事失利,迅速毁掉大桥,并在黑水关囤积重兵,看守门户。
其实严格说起来,凉国所占据的地形优势,倒是和严洛历史上的秦国更像。
占据黑水关天险,坐拥西北之地,民风彪悍,凉王索文山也是性格坚忍,又愿意招贤纳才,以上卿黑蒲为主导,变法图强。
所以,严洛在和魏国使者达成协议之后,便先后招来董、申两国使者。
前者从卫国裂土封君之后,董王董璋一直没有什么建树。
本身所占据的城邑,距离比较分散,人丁不算兴旺,有一些还被凉国搬空过物资,劫掠过大量百姓。
所以严洛直截了当的告诉董国使者,他们的城邑土地秦国可以不要,但董国必须在今年年底之前,为秦国筹备能够建造至少三千艘大小船只的木料、生漆等原料。
这些船只,自然是为了能加速秦国水军的建设。
为将来横渡墨河进攻凉国,以及南方诸侯做准备工作。
这让董国使者长舒了一口气,原本董王给的底线,是割让两座城邑,没想到现在秦王严洛如此大方,只要造船的原料。
这其实不难办,董国境内林木众多,到时候多让百姓服徭役就行。
当下董国和秦国达成协议,使者兴冲冲的回国复命去了。
而申国这边,和魏国有些近似,和秦国之间隔着一条浑河,但其城邑数量少于魏国。
因此严洛索性也不要什么城邑,而是要求申国南下攻伐邻国徐国,届时只需上贡一千艘大小船只的原料即可。
这个条件,让申国使者也是松了口气,当下毫不犹豫的便答应下来。
......
一番操作下来,能谈的诸侯,严洛已经基本一个个谈妥。
不能谈,或者不想谈的,严洛也懒得理会了。
倒是封国那边,国君封骁派遣使者前来,一是恭贺秦国大获全胜,二是希望能与秦国交好称臣,主动上贡了不少封国产的海盐。
此次封国是周边诸侯之中几乎唯一一个没有参与合纵攻秦的国家。
虽然其中大概率是因为赵国是合纵主导者,差点被赵国灭国的封国没有加入其中,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榜样。
当下严洛收下了封国贡品,赏赐了一些秦国特产的秦纸、白玉瓷等物品给封骁,并正式赐予其【封王】印玺。
封骁之前虽然继承了封王头衔,但与前任封王相王的卫王都死了,封骁又三番五次对秦国表示臣子之礼,严洛索性以此行为表明封国乃是秦王小弟。
......
五月底,魏国正式割让四郡之地,与秦国完成交接手续。
金杜(上等城邑)、辅城(上等城邑)、百里(中等城邑)、青壶(下等城邑),及其附属九县之地(两座上县、三座中县,四座下县)。
为严洛又增加了召唤点,总数达到了点。
这四郡之地,都是玄京附近城邑,数百年前就是最为富庶繁华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