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头他们到家后,各自去洗了个澡,接着就都围到堂屋里谈起话来。
说的无非是家里粮食不算多,估计撑不到明年春上收新粮。
这秋种都没开始呢,收春粮至少还有半年。
而且秋天种的粮食没有春天多,春收也不能和秋收相比。
如果说秋天能收一千斤的话,那春天能有五百就不错了。
因此,这家里的粮食都要计划着吃。
鸡鸭也要卖掉一部分,不然这么多张嘴吃,一天起码得几十斤。
至于猪圈里的那三头猪,那就得到年底才能卖了。
现在它们还不够秤,卖了就亏本了。
除了这些牲口要规划一下该怎么办,人吃的才最为紧要。
口粮吃上一个年里的不用愁的,要是能在年底前把鸡鸭卖掉一半,猪也全部处理掉,那到明年春上收粮食前他们也能勉强为继。
就怕......
老刘头叹了口气说:“就怕老天不给人活路,明年春天也没收成呐!”
那麻烦可就大了,不仅牲口没得吃,即便是人也要挨饿!
挨饿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特别是他们这样从前挨过的人心里最是清楚。
如今家里都习惯了一天三顿,连饿着是啥滋味都快要忘记了。
老刘头扫了眼屋内的众人:“明天开始,家里还是一天两顿吧!”
刘宁在一旁默默的听着,发现了之前她没有留意到的一个问题。
他们家如今虽然有几个钱,可钱都是放在箱子里头锁起来的;既不能涨利息,也不能投资生钱。
那就相当于是死的,平时这些钱或许还能买到不少的东西,可一旦碰上天灾,那些钱或许也就不值钱了。
而庄户人家最根本的,其实还是田地!
要是把钱拿去买地,再多种些粮食,那就不愁被水淹掉一季或者两季的了。
甚至,只要你的田地足够多,哪怕老天爷三年都不让人收获,那也是不怕的。
可现在想这些似乎有些晚,她都没想到这随便的一场雨,自家居然又回到了一天两顿饭的日子。
看样子,等日后再攒些钱,还是要想办法买地才是。
只有土地多了,人心里头才能真正的踏实!
天色不早,简单的谈话过后,大家各自去睡了。
等雨彻底停歇;水退下去后,他们或许还能去地里头看看能不能收一些发芽的稻子或者其他的谷物。
人吃或许是不行的,可给牲口吃倒是还可以。
很显然,想到这主意的不止他们一家,等水退下去后, 好些人家都去地里头看了情况。
那些倒掉的稻谷和豆子都发了芽,有些甚至都已经开始发霉,烂在了地里。
可依旧有不少人把这些发霉变质的谷子给收了回去,希望等天晴后晒一晒,说不定有一些还能吃,即便是不能吃,那也还能喂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