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说越气,老刘头忍不住回头给了老四刘长康一下子。
老四刘长康捂着自己胳膊不满的道:“爹!又不是我说的,你打我干啥?”
“你三个哥哥都是有儿子的人了,不能不给他们留些脸面,如今也就你能打了。”
老刘头收回手惋惜地道。
刘长康:“......”
一路吵吵嚷嚷的到了家。
路过隔壁胡郎中门口时,见他家门口放着一个炭盆子,里面还有一些未燃尽的黄纸。
胡郎中妻子早逝,二人膝下只得一个闺女,小名唤作英莲。
前些年英莲被胡郎中嫁到县里的一个教书先生家去了,她也是个命薄的,一连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闺女儿,两个儿子,中间的那个儿子早些年就没了。
闺女到了该嫁人的年纪,她那秀才教书匠的爹就在县里巴结上一户有钱的人家。
把才十六岁的闺女嫁了过去,那户人家虽然有钱,却不是个与人为善的主。
英莲女儿嫁过去也就三四年的工夫,就被那户人家给折磨死了。
如今家里还留下个哥儿,可能是老天都瞧不惯那户人家所行的恶事吧,两三年前,他们家就破败了。
英莲把外孙接回到身边养着,可那教书匠又是个不能容人的,三天两头的和英莲吵架;嫌家里多养个孩子浪费钱。
英莲幼子瞧不惯他爹的做派,就想带着母亲和外甥搬出来住。
手上没钱,他就和友人一起去了南方做生意,这一走就是一两年,到现在还没有音讯。
外头人都传他儿子跟人出海去,碰见了大风浪就死在海上了。
英莲日夜惦念,伤心不已,竟然把眼都哭瞎了。
上回她回来看父亲,还是去年中秋的时候,那时,她就已经不大看的见了,胡郎中给她扎了针,又开了药,吃了这大半年也不知咋样了。
老刘头叹息了一声,想到那苦命的英莲,还有如今家中孤苦伶仃的胡郎中,再回想当年他们夫妻两人恩爱的模样,那时的自己还是个啥都不懂的小毛孩儿呢,一时不免有些唏嘘。
过年期间,村里人都是一天吃三顿饭的。
不管吃的啥,是荤还是素都没讲究,不过一天三顿是必须得吃的。
老刘家中午杀了一只鸡,陈氏还让放了些春天晒干的笋子在里面。
另外又炒了大葱炒鸡蛋。
家里的鸡蛋是从五毛办洗三前就攒下的,几家亲戚来了二百多个蛋,再加上家里的鸡下的,虽然赵氏月子里也吃了不老少,其余的大人却仍旧没舍得吃。
只有马氏和俩孩子;以及家里两位老人跟着偶尔吃几个,就为了等过年的时候,能吃个够,所以现在是不缺鸡蛋吃的。
到了这过年的时候,陈氏当然是不会吝啬。一下子就拿出了二十多个鸡蛋给儿媳妇们烧菜。
除了这两个菜以外,胡氏还另炒了个大白菜。
大白菜是半边村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村菜”。冬天的饭桌上,一道腊肉炒大白菜,或是小炉子里炖的咸鸭、咸鸡里面烫上几颗,那味道,都能把人给香迷糊过去。
“开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