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召远的故事归根结底还是旁人家的事情,跟他们无关。
听听便罢了,依旧该干嘛干嘛。
小年这天,老刘家没人睡懒觉,全都早早的爬了起来。
就连九毛也被赵氏给摇晃了起来,穿上了新做的大红色绣老虎头的棉袄。
一家人分工干活。
马氏、胡氏和赵氏负责清扫屋子,兄弟四个打理牲口棚,所有屋子都要挨个的清理一遍。
重头戏是灶房,二十三毕竟是灶王爷上天和玉帝汇报工作的日子。
一定要将他住的地方扫的更加仔细一些。
不仅如此,今天家里人也不能吵架,还要多说吉利话,不然他到天上可是会告状的!
小陈氏负责打扫灶房,她做事虽然不及胡氏麻利,也不及马氏细致;可她也有二人所没有的优点,那便是有条理。
经她的手收拾过后,灶房里的油盐酱醋每一样都摆放十分整齐,是那种就连强迫症看了都得叫绝的整齐!
正经事情有大人在忙活,刘宁就趴在石桌上头看几个侄儿拿着本诗经从里头挑选自己的名字。
书本来来回回的被他们翻了又翻,却还是没个定论。
四毛说想要【文王】里的一段,大毛却更爱【清庙】一节,另外几个毛也有各自喜欢的段落。
争论个没完,最后也没有定下来,干脆就等年后上学再问方先生吧。
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馍。扫尘持续到晌午的时候,差不多也就结束了。
吃过午饭,下午就该炸各式的果子和点心了。
小陈氏准备今年给孩子们炸些南瓜饼吃,另外还要炸一些芝麻叶子和糯米糍粑。
这些可是平时不常见的,没想到小陈氏一次性就将它们全安排上了。
几个孩子高兴坏了,就连原本想出门找小伙伴炫耀自己最新版蓝胖子的八毛也没有出门。
安静的坐在院子里等娘亲将好吃的都做出来。
要是有人具体的问长大的好处是什么,刘宁不一定说的上来,可眼前这一件,确实是长大后才能做的。
好像中秋的时候,她还被嫌弃的撵出了灶房呢,年底时却能帮着四嫂打下手了。
当真是件值得人高兴的事儿!
她将手上和着南瓜一起拌好的面团,团成一个面窝窝,在里头加上了一勺拌了面粉的红糖。
用手团吧团吧再将两头压平,放在桌上等待着油锅烧热后,就能投入锅里开炸了。
至于红糖里头为什么要放面粉?别问,问就是她也不知道为什么。
反正料子都是四嫂准备的,她只需要坐在这里埋头包糖馅儿就好。
这如同工厂流水线一般毫无创意且十分枯燥的活计,刘宁只干了一会儿就厌了。
不过想到自己进灶房时夸下的海口,还是将桌子上的都包完再出去吧。
作为一个伪小孩、真大人,事情怎么能做了一半就放弃呢。
南瓜饼包了一多半,马氏和胡氏都进来了。
二人手上还抬着一大盆刚洗干净的白鲢。
要等到小陈氏将糕点都炸出来后,才能轮到它们。
鱼不可能整条的下锅炸,先要切成段,再稍微放些盐巴和米酒腌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