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也全被搬了出来,一打开门,那股庄重而肃穆的感觉立马就扑面而来。
这些香烛纸钱所要花费的钱财,自然是由全族的人提供的。
每年大家都会按照人头交上粮食,或是直接给钱。
再由里正安排人来看顾着,以保证长明灯不灭,三柱香照燃。
上香的时候,就是依着辈分来了。
老刘头的爹已经糊涂了,这时候也就不可能过来。
在“永”字辈当中,除去刘阿爷之外,便仅剩下八十一岁高龄的刘永锠一人尚存于世。
只见里正刘长年小心翼翼地将手中所执之香,在一旁的长明灯上轻轻点燃,随后恭恭敬敬地交至刘永锠手上。
而刘永锠则双手接过香火,缓步走到香炉之前,率先将其插入炉中。
紧接着,他双膝跪地,神情庄重肃穆,动作规范整齐地朝着前方的牌位们磕了三个响头。
紧随其后的便是老刘头所属的那一辈人,他们皆属“开”字辈。
此时,由里正爹刘甲率领着八位同辈分之人鱼贯而入,依序跪在地上。自左侧起始,依次排列着甲、乙、丙、丁、己、庚、辛、壬以及刘癸等人。
其中,老五刘戊早几年没了,剩余这九人磕过头,行礼完毕,接下来轮到“长”字辈登场
此辈人数总计一十七人,他们同样纷纷跪地叩头。
当这些人结束仪式之后,就轮到大毛他们上场了。
他们这一辈是“明”字辈,有的孩子,像是老刘家的几个孩子还没来得及起大名。
到这一辈人就更多了,最大的是里正的大儿子名唤刘明天,今年十五岁,最小的就是老刘家的四毛了。
二十多个男孩儿跪的跪,趴的趴,勉强磕完了头。
然后就是里正刘长年发表了致辞,大致的意思就是感谢祖宗保佑,家里子孙兴旺。
今年粮食收成也不错,希望明年老祖宗继续显灵,护佑村里的这些子子孙孙。
祭完祖宗,众人都各自回家。
老刘头“嘿嘿”的傻乐着,几个儿子和孙子都不明所以。
“瞧见没,如今啊,就数咱家人最多!”
见半天没人给自己一点响应,老刘头忍不住回过头来给家里儿子和孙子们说自己的心事。
四个“长”字辈的还没说什么,大毛头一个说话了。
只见他小眉头紧皱着说道:“人多,吃的也多。咱家粮食够明年吃吗?”
“就你话多!”
他爹刘长福闻言,立马回头在自家儿子的头上敲了一下。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哎呦!”
大毛哎呦一声,捂着脑袋跳开了。
老刘头瞪大儿子:“你打大毛干啥?他说的有道理,咱家人口多,吃的就多。以后可不是得多想想这挣钱的法子。你们这些当爹当叔叔的,还不如一个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