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子里的绿叶菜卖的差不多后,家里人又把所有的铜板聚在一起数了一遍。
即使是每天都有记账,可也并不影响他们乐意再把那一堆子的铜板重头数过。
这心情,大概就跟你有一箱子的人民币,虽然已经知道总共有多少的数目,可要是让你再去点一遍数字,你也十分的愿意是一个心情吧。
四万八千八百九十九个!
数字从最开始的四万九千零一,再到四万八千九百八十五,到最后的这四万八千八百九十九,都已经过了三遍了。
这三遍分别是刘长康、胡氏、还有老刘头三个人数出来的。
每次都有些相差,不知哪个数的才是正确的。
反正四十八吊子钱是有的。
至于多出来多少,那就不是很清楚了。
有了钱,家里的生活也能改善不少。
老刘家从这一年的年前起正式的吃上了一天三顿饭,虽说不是顿顿干饭,可有些汤水窝头啥的,也比干饿着强不是。
过了正月十五,家里四个大点儿的毛都去了学堂,小陈氏近来又刚有了身孕,因此,家里一下子就少了两三个可以下地干活的人。
好在他们家人多,其余人加把劲儿,也能把活给干掉。
刘宁近来做针线的手艺稍微有了些长进,虽然还不能纳鞋底子,可给鞋子沿个边,在鞋面子上头绣上两朵小花,还是不成问题的。
另外,除了针线活,她也开始跟着侄儿们练起字来了。
只是她前世写字就很一般,毛笔字更是写的惨不忍睹。
如今家里,就连小五毛都比她写的要好!
勤能补拙,为了能在这一群侄儿面前不落面子,刘宁只得勤写苦练。
没事还和隔壁的辉哥儿请教一二,他启蒙的早,字也写的比自家的几个侄儿都要好,当个教写字的师父,还是绰绰有余的。
二月开始拔草沤肥,他们家本来沤肥的地方,此时都做成了大棚的根据地。
这肥料也就只好重新挖坑来沤,老刘头想着,倒不如直接在大棚地里头挖坑,反正也要不了太深,等回头沤了肥,要是有剩的,还能就近给铺在大棚地里。
他作为整个家里最有经验的庄稼把式,家里的人自然都是听他指挥的。
家里人多,一个沤肥的坑子也就一两天的工夫就掘出来了。
挖好坑,老刘头又安排人去拔草。
麦子地里的草是要人捡着拔的,而那些荒地和没种春粮的田里则需要用锄头来刨。
另外还得跟着个人在后头把刨出来的草都捡到筐子里头收在一起才成。
想着大毛和三毛不可能再跟着去捡草了,老刘头就让马氏她们妯娌去麦田里拔那些稗子和杂草,他自己则照例带着四个儿子去刨地。
至于刨出来的草,那就等他们结束了再一起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