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就让儿媳们得空就给众人一人再做一双棉鞋。
鞋底子各人闲来无事时纳的有,此时也不用现做,只要做出双层的鞋面,回头将棉花均匀的填充进去就行。
这样的棉鞋虽然穿着暖和,但是也不很太合脚。
怎么说呢,像刘宁这样穿鞋子受力不均匀,容易歪脚的,就很容易将鞋帮子踩塌喽。
不过也没有别的选择,能穿上新棉鞋已经很不错了。
好多人家甚至连双旧的都没有,到了冬天全靠熬。
刘宁见过他们村里的一个老光棍,大冬天的就趿拉着一双普通的布拖鞋。
那双脚后跟露在外头,冻得青紫一片。
上面的疮都破皮流脓了!
她瞧着实在于心不忍,于是就回家找陈氏拿了双老刘头的一双旧棉鞋送给了对方。
估计也不是太合脚,好在是有得穿了。
老光棍高兴的不行。
自打他娘死后,家里就没人给他做新鞋子了。
他自己只能勉强缝补,鞋子这样复杂的东西还真做不来。
刘宁送他的那双,是他所有鞋子里头最新的一双了。
做鞋面子的时候,是四个妯娌和刘宁分工的,赵氏和胡氏二人负责沿边。
刘宁则和大嫂四嫂把鞋面子里填充好棉花,再收好口。
几人做事情麻利,再加上鞋底子都是现成的,因此,也就花了两天的功夫,就做出了家里所有人的鞋子。
做完鞋子后,妯娌几个又商量着明天该去给两块大棚浇水的事来。
兄弟几个负责将后院这块地给浇了,这边要抬水,因此要费力气些。
而菜园子周围都有水沟,自然也要轻省的多了,所以就留给妯娌几个干。
赵氏笑着说:“回头他们兄弟别说咱欺负他们!”
“他们好意思就自己去菜园子,把家里的地留给咱们就是!”
只怕那样,村里人晓得了会笑话的,不过兄弟几个也不是那懒馋的。
平时干地里的活计也愿意下力气,不会跟家里女人计较。
这些不过是几人说笑而已。
要说他们村还真有一家奇葩的存在。
刘宁也是听老刘头说的,那人还跟他们家沾着点儿亲呢。
据说是其懒无比,家里的事是从来不沾手,就连地里的活计那也是要婆娘看着才愿意去的。
可到了地里,他不是屙屎就是撒尿的,反正就不能安心的干上一会儿。
他婆娘说多了,公婆还不乐意,说她一个女人在外头一点儿不给自家男人面子。
不就是多屙了两泡屎吗?能耽搁多少时间?
那媳妇儿一听,好吗?不就是屙泡屎是吧?我也去!
于是两口子比着去茅房,把老两口丢在田地里干活,村里人平时都拿他们家当笑话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