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头默默止住话头,闭了嘴。
陈氏拿起茶壶又给铁生倒了一杯。
“你娘身子不好,不可以舟车劳顿的,肯定是不能去。不过那里地方确实大,要是你爹没事想要过去看看,倒是能够歇得下。”
几人闲聊了几句,接着说到了正题上头。
陈氏盯着自己的鞋尖道:“这一开始每月是一吊的月钱,每月十五结,要是后头你干的不错,自然是会涨的......”
铁生闻言双眼一亮,县城里的长工一月也就八百文左右。
来之前他也做好了准备,一个月能有个六七百文就不错的了。没想到陈家姑姑一开口就是一吊子钱。让他怎能不高兴?
他连忙道谢:“多谢陈姑姑了!”
陈氏忙摆手:“别客气了,咱们都是老邻居了,知道你家里困难,要是家里真有那周转不开的,也可以和我们说,可以提前给你支工钱。”
铁生连连点头。
晌午,陈氏留了饭。吃了饭后,铁生非要跟着一起下地去泡稻种。
老刘头他们拦不住,也就由着他去了。
晚上刘长福送铁生回来说这后生干活确实不错,肯下力气,而且还有眼力见。是个不错的人选。
长工既然已经定下了,那好些东西也要加紧的采买。
后天刚好逢集,陈氏就让老大带着两个儿媳去镇上把该置办的东西都买回来,等下次过去庄子就一起带过去了。
事情紧锣密鼓的进行着,逢集那天是马氏和小陈氏一起去的镇上。
按照陈氏的吩咐买了被面子和水壶,以及油盐酱醋这些必不可少的东西。
回来后,妯娌俩又在院子里将被子套了出来。在外头晒了晒。
秧苗下上后,刘长福又去了趟黄铁生家里将人接了过来。
当天晚上让他直接留宿在自家,等明早一起出发。
晚上他是和大毛睡的,其余两个毛则去和自家弟弟挤了。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几个人早早的起来了。
刘家四个兄弟齐上阵,妯娌几个也都准备好一齐出发。
之前他们闲置在家的锄头篱笆也有了用处,此次过去自然要雇几个人将地都犁好了的。
不仅如此,田埂要修,水沟要清。趁着这次去,他们准备一次性将事情处理好,要是一天干不完,就在那边住上两日,等活干好了再回。
至于住的地方,到时候他们兄弟可以和铁生一起在庄子上凑合两晚,妯娌几个就进城住下好了。
老刘头也想跟着一起去,不过家里也有事情,且他一走,家里就剩下陈氏一个操持了,担心她一个人忙不过来,也就只得作罢了。
几人将准备好的东西一一搬上车,马氏想的周到,还带了不少的菜种子,到时候可以给铁生弄个小菜园,他也就不愁吃菜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