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知女莫若母。陈氏对刘宁的了解还是很深的。
刘宁笑着说:“下回大哥他们再去,就让他们多带些家里养的鸡鸭给铁生大哥还人情呗!他一个人住在庄子上,平时又舍不得买肉菜吃,咱们带几只牲口去,下了蛋能给铁生大哥补补身子!”
话是这么说不错,不过刘宁猜铁生肯定该是不会杀上一只鸡或者鸭来吃的,至于那些蛋,多半也还是攒着卖钱。
不过,鸡鸭带去了就是送给他的。就连老刘头都这么说了,那就由铁生自己处置。不论是杀了吃肉,还是养着下蛋。下了蛋或吃或卖,都由得他。
马氏炒螺蛳肉的时候放了醋和干辣子,另外还搁了不少的八角和花椒。灶房里弥漫着一股子醋溜菜特有的香味。把刘宁馋的不要不要的。
炒螺蛳一出锅,她就殷勤的跑过去将菜接了过来,端去了堂屋。
坐下眼巴巴的等着另外一道菜出来,就能吃饭了。
另外还有一道菜自然是铁生给的干鱼了。
家里的青椒有一些已经能吃了,这道干鱼是先过油炸一遍,再放青椒煸炒的。
刘宁坐在堂屋都能闻到那股子青椒炒毛鱼的香味。
等菜一上桌,她便迫不及待的去夹来吃。
吃饱喝足,老刘头开始了他的絮叨模式。
“庄子上秧苗是种下了,不过地不肥,只怕庄稼收成不行。等上半个月,老大你们几个过去拔一趟草,也从粪坑打上两桶肥去,有了老肥,再挖个大些的坑,拔出来的草往坑里沤上几天,拿来浇地正好......”
用老肥来沤新肥,这大概相当于蒸包子留下一块老面专门用来发酵一样的吧。
刘宁正捧着一杯茶慢悠悠的品着呢,突然听到老刘头提到粪坑和老肥,多少有些不大适应。总感觉嗓子眼里堵了啥东西似的。
其余人也和她差不多,你说这才刚吃了饭,谁愿意听这些?
老刘头对于众人的反应漠不关心,依旧自说自话。
“只要肥上的足,不愁粮食不丰收。等秋天收完稻子,就在那边搭几间屋子多囤上些粮食在里头。以后就不愁没有粮食吃了。”
这才是正事,众人听了自然也没有意见。
话说那个庄子可不仅仅只能种水稻,养鱼虾、种莲藕、菱角、芡实、好些水产品都是可以种植的。这些也比粮食的价格要高些,只不过急不得,今年才刚开始呢。一切都得慢慢来。
五月端午这一天,刘宁带着七毛和八毛去折了不少的艾草回来。
插艾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做青团。这东西糯叽叽的,家里几个孩子都爱吃。
小陈氏也不怕麻烦,愿意给他们做。
青团有豆沙泥和咸肉馅儿的,味道都还不错,尤其是饿的时候,来上一块,简直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