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稳赚不赔(1 / 2)

除了个人努力与学识外,他在电影上的天赋亦无可争议。

故而,他与那些经验不足者不同,也不像徐可、麦佳等各有所长的人。

他深知吴耀祖的非凡之处及其成因,但自省后坦言,自己即便想学,恐怕也难以企及。

这需要天资与深厚积淀,才能驾驭这样的拍摄方式。

由此,他对吴耀祖愈发敬佩,彻底打消轻视念头,认真观摩以求取经。

镜头转向吴耀祖与演员们。

两小时后,吴耀祖宣布暂停休息。

人皆有极限,吴耀祖深知这一点。拍摄若超两小时,他便会安排暂停,让演员休整。

这休整并非闲坐,而是组织演员观看刚刚拍摄的内容回放,反思先前的问题。

在下次拍摄前,他会给予提示并作针对性调整。

因这段剧情复杂且乏味,开机后他压力倍增。

于是每晚,他都会找林清霞深入交谈。

乔琳琳探班时,也被迫留下交流一夜。

她隔日离开时,已是手脚乏力。

连续三日后,NG达21次,至少浪费10万港元胶卷,才终于顺利完成这段长达15分钟的长镜头,此为原版未有的场景。

后续,吴耀祖将剪辑至影片所需长度,与成片一同呈现给观众。

而完整片段则留存,作为未来冲击电影奖项时打动专业评审的利器。

电影开机第三天傍晚,吴耀祖暂离剧组,赴中环半山亚厘毕道。

目的地是港督府。

平日里,上下亚厘毕道寂静无声,因其为港府核心办公地。

两路出口设有门禁,车辆需经检查。

谁愿意每次进出都受查验?

因此此处平日冷清,仅港府上下班时稍显热闹。

通常无人出入。

今晚,上下亚厘毕道与往常安静之夜截然不同!

短短两路段,车流如织,豪车络绎不绝。

今日是港督府宴请港岛大半企业巨头、富商及全港多数银行高层的聚会。

这场宴会打着慈善晚宴的旗号,目的是号召大家为“香江公益金”捐款,这家成立于1968年的公益机构致力于为港岛的社会福利事业募集资金,帮助处境困难的人群。

傍晚6点30分,吴耀祖按时出发,带着张敬业和霍建宁前往上亚厘毕道。今天的司机换成了霍建宁,而张敬业坐在副驾位置。吴耀祖独享一辆价值800万港元的劳斯莱斯银刺,这款车是去年推出的顶级车型,远超200万港元的幻影,体现了极高的奢华水准。

作为一款大型四门五座三厢车,劳斯莱斯银刺设计大气,配备了直瀑式进气格栅和立标设计。尽管技术受限,它未能采用马车式对开门或悬浮式轮毂,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尊贵地位。

进入上亚厘毕道时,由于参加宴会的车辆众多,道路拥堵。这里聚集的车辆皆为名车,最低配也是宝马、奔驰或奥迪等品牌。尽管有劳斯莱斯的身影,但大多是幻影,偶尔可见银灵,而银刺作为顶级版本仅此一辆。

排在吴耀祖银刺前方的第三辆宝马车内,李黄瓜注意到后视镜中格外引人注目的银刺。身为成功人士的他,虽已年过五十且习惯低调生活,但仍对豪车抱有浓厚兴趣。在他眼中,只有顶级豪车才能入得了他的法眼。

去年,劳斯莱斯银刺刚推出时,李黄瓜便已有所耳闻,那时他正与长子李巨一同翻阅欧洲的英文汽车杂志。

当看到吴耀祖的银刺时,李黄瓜轻拍前排副驾上的儿子,“巨仔,瞧瞧后头,那辆车是不是银刺?”

李巨今年十九岁,十三年后他三十二岁时,将成为世纪大盗的目标。

此刻,他作为父亲的随从,随同出席港督府晚宴,增长见闻。

被父亲提醒后,李巨也注意到后方的劳斯莱斯银刺。年轻的眼力更佳,记忆也更清晰,他很快答道:“没错,确实是银刺!将这样的车运到港岛,至少得花几百万港元,谁如此挥霍,竟舍得花这么多钱买辆车?”

八百万港元购入一辆车,以李黄瓜的财力,买十辆都毫无压力。但这一代的华商普遍崇尚节俭朴素,即便富裕如他,也不会为了一辆车花费如此巨资。他目前乘坐的宝马,全套手续下来仅四十万港币,而吴耀祖的劳斯莱斯银刺,足够买下他这辆车的二十辆。

需知当时八百万港元是一笔巨额资金!1983年港岛平均月薪为1800港元,要四千四百四十四人的薪资才够支付此车费用。

若按2020年港岛平均月薪1.4万港元计算,四千四百四十四人的月薪总计六千二百二十二万港元。以此类推,现在的八百万港元等同于四十年后花六千二百二十二万港元购置同样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