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地球团队则更倾向于运用成熟的科技,建造科技感十足的金属建筑。叶翎展示了地球团队的设计方案,那是一座棱角分明的巨型立方体,表面覆盖着反光材料,内部配备着精密的机械装置和人工智能系统。“金属建筑坚固耐用,防御性能出色,而且便于维护和升级。”叶翎解释道。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未知文明无法理解地球人为何要使用冰冷的金属,在他们看来,这是对自然的亵渎;而地球团队也难以接受让活生生的生物作为建筑材料,觉得这既不科学,也不符合道德观念。
林远作为团队的负责人,试图在中间调和。他努力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解释地球团队设计的合理性,同时也尝试理解未知文明的理念。但文化差异实在太大,他的每一次调解都像是在火上浇油。有一次,他为了表达对生物建筑的认可,用了地球上“别出心裁”的说法,结果被翻译器错误解读,让未知文明误以为他在讽刺,场面变得更加尴尬。
随着争论的持续,会议室的气氛愈发紧张。未知文明的代表们身体周围的生物光开始变得不稳定,而地球团队成员们也因为沟通不畅而面露焦急。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这个分歧,不仅合作项目将无法推进,甚至可能影响到两个文明之间的关系。
林远意识到,想要打破僵局,必须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他决定暂停会议,提议双方先深入了解彼此的文化和技术,从根源上寻找合作的可能性。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地球团队参观了未知文明的生物建筑工厂,亲眼目睹了生物建筑从培育到成型的全过程;而未知文明的代表们也来到地球团队的飞船,体验了金属建筑的精密与便捷。
这次互相交流的经历,让双方都对彼此有了新的认识。林远开始思考,是否能将生物建筑的灵活性和金属建筑的稳定性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而未知文明的设计师们,也对地球科技展现出的创造力和实用性有了更多的兴趣。
尽管文化冲突依然存在,但这次尝试让双方看到了合作的希望。林远知道,要真正实现两个文明的融合与合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愿意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就一定能够找到共同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