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塬根据地,尘土飞扬的黄土高坡上,几孔简陋的窑洞就是中枢所在。
窑洞里,油灯的光晕勉强驱散昏暗,映照着几张饱经风霜却目光锐利的脸庞。
他们身上是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灰色军装,面前摊开的是一份份来自东北的情报,字迹潦草却信息惊人。
“同志们,关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黑风寨,还有那个叫林好的头领,都说说看法吧。”居中一位面容清癯的领导人手指敲了敲桌上的情报,声音沉稳。
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领导人仔细又看了一遍电报,推了推镜框,慢条斯理地开口:“这个林好,有点意思。”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成分很复杂,看起来像是个土匪头子,但行事作风又带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路数。手段确实奇特,什么‘土豆坦克’、‘沼气弹’,闻所未闻。但有一点很明确,他是真心在打东岛人,而且打出了效果。河口镇那一仗,端掉了鬼子一个重要的后勤补给站,这在整个东北,甚至关内,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旁边一位身材魁梧、身上带着硝烟气息的将领接过话头,手指重重戳在地图上河口镇的位置:“他们的战术,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土豆坦克’,拿土豆当装甲?‘沼气弹’,用那玩意儿熏人?听着像小孩子过家家,可他娘的还真管用!”
他咧了咧嘴,眼神里带着几分惊奇和赞赏:“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林好,脑子活,敢想敢干!更难得的是,他不是瞎搞,是懂得利用手头一切能利用的玩意儿,因地制宜,搞出了名堂!”
“军事上的胜利固然重要,但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另一位负责组织工作的领导人语重心长地补充道,“根据孙明和赵峰同志断断续续传回来的零星报告,以及我们其他渠道了解到的情况,这个黑风寨在当地百姓中的声望非常高。他们打着反东岛的旗号,收拢了不少散兵游勇和活不下去的穷苦人,实实在在地在做事,保护了一方百姓。这与我们党建立反东岛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在客观上是一致的。对于这样一支真心反东岛的地方武装,我们应该积极争取,而不是简单地排斥或者观望。”
窑洞内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几位领导人交换着眼神,很快达成了共识。
“看来,光靠孙明和赵峰这两个刚接触不久的新同志,远远不够。”最初发言的领导人做出决断,“他们毕竟年轻,经验不足,也难以深入了解黑风寨的核心。我们必须派一个经验丰富、政治可靠的老同志,亲自去一趟,实地接触,彻底摸清这个黑风寨的底细。”
他加重了语气:“这个林好,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真实政治倾向是什么?黑风寨这股力量,我们能不能团结?有没有合作的基础,甚至将来吸纳进我们队伍的可能性?这些问题,必须搞清楚!”
任务的人选很快被提了出来——老周,周文。
这是一个在白区刀尖上行走了多年的老地下党员,经验丰富,应变能力强,精通化装、侦察,尤其擅长做统战工作。为人沉稳机警,政治上绝对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