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公惊疑:“噢?那不知两位小友来自何处?”
“千里之外,衡阳城!在下韩林!”韩林也不隐瞒,接着不等黄钟公再问,便接着道:
“前辈也别问我们来意,听闻前辈喜好琴艺,恰好晚辈两人也是酷爱,咱们先交流音律,旁的且放一边,之后再说!”
韩林说的是真话,以前看剧看小说也好,他是非常喜欢这四人的生活态度的,别有一番清新的滋味。
特别是韩林船上的时候又摇到了一项弦乐精通的技能,对于乐曲,现在也是他的一大爱好之一,黄钟公名声在外,那自然是要好好交流一番的。
除了弦乐精通,还有一样珍品,那就是还童丹,不过人气值要一千万,韩林还没想好要不要买,还留在那里。
除开这两项之外,其余的就是洗练丹之类的玩意,也不知道是韩林运气背还是怎么着,反正又是近五六粒洗练丹下去,他资质依然还是杰出。
韩林这话很对黄钟公的胃口,不过两个小年轻,他也不好奇其目的,难道还能在他们四兄弟眼皮子底下翻出天不成?
“小友所言深得吾心!”黄钟公老怀大慰:“那就说音律,不知两位方才弹得是何曲子,为何老夫从未听过?”
黑白子等人闻言也伸长脖子侧耳倾听,显得极为有兴趣,他们虽然爱好不同,可耳濡目染之下,也是懂的。
“此乃笑傲江湖曲……”
韩林于是把曲洋刘正风的事,以及二人最后又是如何在生命尽头创出此曲的经过说了一遍。
四人都是感性之人,闻言皆是纷纷动容。
黄钟公首先感叹:“知音难觅,曲终人散,伯牙遇子期,令人唏嘘!”
黑白子也道:“旷世之音,如那未竟棋局,总有遗憾!”
“曲中有直,直中有曲,正似书法刚柔并济,然则曲终人散,恰如书法过半,让人遐想无限!”秃笔翁也点头道。
丹青生紧接着道:“画中留白,不能加,不能省,余韵犹存!”
“不知小友可否再奏一回?”评价完,黄钟公又道。
“有何不可?”
这事韩林爱干,也乐意干,琴声乍起,萧音相随,笑傲江湖,梅庄曲扬。
“好曲啊,真是好曲,我黄钟公虽居梅庄久矣,但听此曲,亦不禁心潮澎湃,恨不能重回年少,好个笑傲江湖!”曲毕,黄钟公再赞。
韩林一笑,坦然接受,毕竟是以生命终结为代价而完成的大作,任何赞扬都不过分。
“前辈再听一曲!”韩林换了玉箫,拿出一支竹笛,一首曲云跌宕,旋律激昂的曲子再度响起。
笛音清澈而激越,浑厚又绵长,似波涛滚滚,又如松风阵阵,荡气回肠,不可言妙。
“一曲道尽江湖情,五音绘尽英雄梦!又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好曲,这又是何曲?何人所作?”黄钟公击节赞叹,眼中热切非常。
“曲名‘沧海一声笑’,正是不才在下所作!”韩林头一昂,脸不红气不喘的道。(韩林:我给着作费了的,丹药套装一份,老师很满意!)
“竟是小友所着!”黄钟公骇然起身,抱拳行礼道:“失敬,失敬,竟是大师当面,慢待,慢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