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聋老太太下线(1 / 2)

易中海被判了一个多星期了,这天棒梗正蹲在屋檐下啃着馒头。正巧瞥见聋老太太拄着拐杖跨出垂花门.

枣红色棉袄下摆鼓鼓囊囊地坠着,枯树枝般的手指死死扣着个蓝布包裹。

\"这老不死的藏了什么?\"棒梗猫腰钻进西厢房夹道,隔着镂空花墙窥探。

老太太的裹脚布在青石板上拖出蜿蜒的暗痕,包裹棱角随着步伐在布料下若隐若现——那绝不是寻常的米面油纸。

当第二更梆子敲响,棒梗贴着墙根溜到后院,他摸到窗棂下,听到屋内传来\"咔嗒\"的金属咬合声,

忽然有蓝光在窗纸上一闪而过,伴着电流的滋滋声

佝偻身影推门而出,那包裹已换成藤编箱,却压得老太太左肩明显下沉。

他等拐杖声转过影壁才钻出来,鼻尖残留着淡淡的桐油味——这味道他闻到过,是保养精密器械用的。

跟踪到鼓楼西大街时,棒梗差点跟丢了目标。

老太太在岔路口突然加速,枣红棉袄闪进条幽深胡同。进入最里面的一个独门院子,棒梗马上跟上去藏在角落。

嘿,今天可算让我给逮着了!老太太这么谨慎,肯定是有大事发生。

等了十多分钟,就瞧见陆陆续续有人从胡同口走过来,一个个都把自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心翼翼地靠近,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走进院子。大概来了十几个人呢。

等再没有人进去后,就听到里面传来叽里呱啦的说话声。

棒梗一句都没听懂,但是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啊!这可是小本子的话呢!这次族谱可得单独开一页咯!

棒梗在外面猫了半个小时,进去的人开始往外走了。

棒梗见老太太走了,赶紧跟着离开,然后一路小跑着朝张大彪家跑去。

等棒梗跑到张大彪家的时候,都已经凌晨一点啦!

跟张大彪说完看到的情况后,张大彪被棒梗的大胆吓得冷汗直冒。

“你这小子,也太胆大了吧!那可是小本子特务,会杀人的啊!你这小不点儿,要是真被发现了,随便找个坑就把你给埋了!”

张大彪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又说道:“今天你就别回去了,我让小陈去你家说一声。”

经过北平公安特别行动队近一个月的精心策划和部署,今天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刻。

北平城东公安分局里,特别行动队队长梁群峰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

他的手指重重地敲在地图上的某个位置,严肃地说道:“东四胡同 23 号,今晚必须端掉这个特务窝点!”

说完,他的目光转向站在一旁的副部长张大彪,只见张大彪身旁还带着一个小孩。

梁群峰问道:“首长,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是否可以行动了?”

张大彪点了点头,果断地回答道:“行动!”

随着一声令下,行动队如离弦之箭一般迅速冲向目标地点。

他们的步伐轻盈而敏捷,仿佛与黑夜融为一体,悄无声息地靠近东四胡同 23 号。

这是一座看似普通的四合院,但谁也不知道,在这扇门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行动队的成员们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接近门口。

突然,他们如同一股旋风般猛地破门而入,瞬间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房间里的十几个日伪余孽正围坐在一台发报机前忙碌着,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

这些特务们显然没有预料到警方会如此迅速地到来,突如其来的闯入让他们有些惊慌失措。

他们的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手中的动作也变得有些迟缓。

然而,就在行动队准备将这些特务一网打尽的时候,棒梗的目光突然被墙角的一个零件箱吸引住了。

那个零件箱静静地放置在墙角,与周围的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棒梗的直觉告诉他,这个零件箱里可能隐藏着重要的线索。

他急忙拉住正准备收队的梁群峰,指着那个零件箱说道:“梁队,您看墙角的零件箱!”

梁群峰顺着棒梗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个撬开的木箱里,赫然散落着几个零件。

仔细一看,这些零件竟然是红星轧钢厂丢失的零件!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这里只有 3 个齿轮,而根据之前的情报,丢失的零件应该还有3个。

\"留活口!\"梁群峰的驳壳枪抵住特务头目太阳穴。

突然间,后院传来一阵轻微的“吱呀”声,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突兀。

侦查员们立刻警觉起来,他们迅速冲向声音的源头。

只见一扇破旧的木门缓缓打开,一个裹着小脚的老太太从门后走了出来。

她的身体微微颤抖着,手中紧紧握着一根拐杖,看起来十分虚弱。

然而,当侦查员们仔细检查这根拐杖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这根看似普通的拐杖,实际上是中空的,里面竟然藏着一本微型密码本!

物证科的人员小心翼翼地撬开了旁边的墙砖,三颗美制手雷随即“叮当”一声掉落在地上。

这些手雷正是半年前保定军火库失窃的装备,一直下落不明。

众人都被这一发现震惊了,他们意识到这个老太太可能与这起军火库失窃案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在大家准备进一步调查时,棒梗突然敏锐地注意到旁边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公审大会上,聋老太的罪行被一一揭露,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

这个平日里看似糊涂的老妪,实际上却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间谍。

她不仅长期利用四合院作为中转站,将重要情报传递出去,还通过装疯卖傻的方式窃取了城防情报,给国家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当最终验明聋老太的“菊机关”高级间谍身份后,特别法庭当庭宣判了她的死刑,以儆效尤。

庆功宴上,张大彪将盖红印的房契递给棒梗:\"这宅子每块砖都浸着罪恶,如今奖给反特功臣正合适。\"

时光荏苒,转眼间,1961年已临近尾声,学生们满心欢喜地迎来了属于他们的寒假时光。

与此同时,贾家也迎来了乔迁之喜。

如今,中院只剩下贾家和棒梗居住,而贾东旭、秦淮如以及小当则搬到了后院聋老太太的房子里。

值得一提的是,秦淮如的肚子里又有了新生命的孕育。

自从秦淮如嫁入城市以来,她便未曾回过娘家。

前几年,贾家的经济状况不佳,她既没有颜面,也无暇顾及娘家。

寒假来临,棒梗吵闹着要去外婆家玩耍。

如今家中购置了一辆自行车,贾东旭便骑着车,带着秦淮如和孩子们踏上了回秦家村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