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的研发进入白热化阶段。陈风将永磁矿与寒潭水结合,在空间系统的指引下,成功制造出第一块 \"寒潭芯\" 电池。当电池在零下 40 度的环境中仍保持 90% 的续航,实验室的低温测试舱内爆发出欢呼声。
\"陈,这是电池技术的革命!\" 马可的视频通话背景是 F1 维修区,他举着电池模型兴奋地说,\"我们的电动方程式赛车需要这种电池,它能让充电时间缩短到五分钟!\"
就在电池即将量产时,国际能源协会突然修改了新能源电池的安全标准,新增的 \"深海矿物开采伦理\" 条款,直指寒潭的永磁矿开采。陈风敏锐地察觉,这是黑狼重工联合国际资本发起的新一轮狙击。
\"他们想从规则层面卡死我们。\" 柳如烟展示着新收到的 wto 申诉文件,\"但我们的开采过程全程透明,而且寒潭属于中国的天然矿脉,受国内法律保护。\"
陈风点点头,目光落在办公桌上的地球仪上。他忽然想起空间系统的 \"文明共振\" 提示 —— 寒潭的资源馈赠,从来不是为了垄断,而是为了共享。\"把电池技术的核心专利开放授权,\" 他突然说,\"但永磁矿的开采权,必须掌握在中国匠人手中。\"
日内瓦的国际能源大会上,陈风的演讲震动了整个行业:\"我们不做技术壁垒的建造者,而是清洁能源的摆渡人。\" 他展示着寒潭边的智能化开采基地,\"每一块 ' 寒潭芯 ' 电池的诞生,都伴随着寒潭水的净化和山林的修复。\"
当国际能源协会最终认可寒潭开采的生态友好性,新能源汽车的订单如雪花般飞来。第一辆搭载 \"寒潭芯\" 电池的 SUV 上市当天,续航 1200 公里的测试视频在社交媒体播放量突破十亿,评论区里 \"中国新能源崛起\" 的词条刷爆屏幕。
深冬的寒潭边,陈风带着老周查看新落成的生态监测站。老人望着水下闪烁的矿脉,突然指着水面:\"小风,你看!\"
一群从未见过的蓝色小鱼正围绕着开采区游动,它们的鳞片与永磁矿脉的光芒交相辉映。苏雨涵的检测报告显示,这些小鱼的基因序列发生了良性突变 —— 这是空间系统与自然共生的奇迹。
\"父亲当年说,机械和自然应该像齿轮一样咬合。\" 陈风摸着吊坠,光雾中浮现出父亲在农机站画的生态循环图,\"现在,我们做到了。\"
新年的钟声响起时,寒潭水面的冰层下,永磁矿脉正随着潮汐轻轻震动。陈风知道,这是大地的心跳,是空间系统与人类智慧的和鸣。他望向远处的机械厂区,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的灯光与食品厂的暖光交织,形成一片璀璨的工业星海。
这一晚,陈风在日记本上写下:\"深潜寒潭,不是索取,而是对话。当我们学会与土地共振,齿轮的转动就会成为自然的节拍。\" 手机震动,柳如烟发来消息:\"欧盟正式批准 ' 寒潭芯 ' 电池进入市场,第一艘货轮明天启航。\"
他笑了笑,望向寒潭深处。那里不再是冰冷的矿脉,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是父亲的梦想、团队的汗水与空间系统的馈赠共同编织的工业诗篇。属于陈风的新能源时代,正随着寒潭水的流淌,带着中国匠人的智慧与担当,向全世界发出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