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常州离奇纵火杀人案8(2 / 2)

再次提审时,陈立峰带着李坤的搜索记录截图。当自己在网吧疯狂敲击键盘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男人的嘴唇瞬间失去血色,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那里还留着案发时被李曼莎抓伤的疤痕。

“你根本不了解她,”陈立峰敲了敲“婚外情证据伪造攻略”的网页,“不知道她左肩胛骨有颗痣,不知道她煮面条时会放两片芝士,这些细节,在你的观察笔记里都没有。”他抽出李坤的日记本,翻到画满户型图的页面,“你以为,只要编造一段关系,就能把蓄意谋杀说成激情杀人?”

李坤的视线落在日记本的“作案手册”上,那些被红笔圈住的“弱点”——“容易信任穿工装的人”“独自在家时间固定”——此刻像耳光般抽在脸上。他突然想起第一次敲开201室门时,李曼莎递来的那双一次性拖鞋,鞋面上印着可爱的小熊图案,和女儿房间的地毯一模一样。原来,他自以为是的“了解”,不过是望远镜里的管中窥豹,而真正的李曼莎,是张恪然手机里存着的、女儿作文里写着的、邻居们交口称赞的温柔母亲。

“我……我只是想让判决轻一点……”他的声音像漏了气的皮球,“他们说情杀比抢劫杀人判得轻,我不想死……”

陈立峰盯着他逐渐崩溃的模样,想起火场里那半份没吃完的早餐——豆浆早已凉透,油条浸在汤汁里,像个未完成的句点。李坤不知道,当他用剪刀刺向李曼莎时,毁掉的不仅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家庭的完整;当他试图用谎言玷污死者名誉时,反而让自己的罪行更加不可饶恕。

案情分析会上,投影仪将李坤的搜索记录投在白板上,每个关键词都像根钢钉:“减轻刑罚”“司法漏洞”“证人证词伪造”。陈立峰用红笔圈住最早的搜索时间——9月11日21:03,案发后仅十小时,那时他刚从小区逃到郊区出租屋。

“他在纵火时就计划好了退路,”小林指着“婚外情现场布置技巧”的浏览记录,“先制造劫杀假象,失败后立刻转向情杀,可惜每个环节都暴露了他对受害者的陌生。”

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李坤在搜索“如何让邻居相信婚外情”时,竟打算贿赂小区保安作伪证——这个细节若成真,将彻底扭曲一个无辜女人的形象。但他低估了现代刑侦技术的能力,也忽视了一个简单的事实:真正的情感联系,藏在生活的千万个细微之处,藏在无法伪造的日常轨迹中。

散会后,陈立峰独自来到物证室,看着玻璃罐里装着的李曼莎的钱包。血迹在灯光下呈暗褐色,边缘处的皮肤组织清晰可见——那是比任何证词都可靠的证据,默默诉说着凶手曾如何粗暴地翻动受害者的私人物品。他突然想起李坤在审讯室说的最后一句话:“我以为,只要说我们有关系,你们就会相信……”

这个愚蠢的念头,恰是凶手最大的破绽。他不明白,法律的天平称量的不仅是行为,更是人心——当他试图用谎言掩盖恶意时,每一个漏洞都在加重自己的罪责。就像那些在鲁米诺试剂下显形的潜血,任何试图掩盖真相的行为,终将在证据面前无所遁形。

窗外,秋雨淅淅沥沥。陈立峰在案情笔记上写下:“当凶手开始编织谎言,就意味着他已经承认了罪行。那些拙劣的表演不是辩护,而是对死者最后的亵渎。李坤或许不懂,真正的正义,不会被任何伪装迷惑——它存在于每个未被删除的搜索记录里,存在于每个未被掩盖的生活细节中,更存在于每个执法者对真相的执着追寻中。”

笔记本的最后一页,贴着李曼莎的生活照:她穿着米色连衣裙站在阳台,怀里抱着女儿,脸上的笑容像阳光般清澈。这张照片,将作为证据呈堂,向世人证明,一个被恶意凝视的灵魂,从未有过任何污点。而那个试图用谎言玷污她的凶手,终将在真相的光照下,接受最严厉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