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新疆10分钟血案迷局5(1 / 2)

第五章

公审日的阳光格外刺眼,法槌声在空荡荡的法庭里激起回音时,王鹏的影子正蜷缩在被告席角落,像片被晒焦的枯叶。他穿着不合身的囚服,袖口露出半截小臂,肌肉线条依然明显,却在镣铐的碰撞中透着股说不出的脆弱。

李队长坐在旁听席后排,望着少年低垂的头颅,突然想起初次见到他时的场景——暴雨中的砖窑厂,少年蜷缩在破沙发上,手腕内侧的月牙形伤疤还渗着血。那时他以为这是双沾满鲜血的手,此刻却发现,那不过是双试图抓住生活稻草的孩子的手。

\"被告人王鹏,现年十二岁,被控故意杀人罪...\"审判长的声音响起,陈建军在旁听席前排猛地抬头,他的头发短短几日已白了大半,囚服洗得发白,像团被揉皱的纸。李队长注意到他死死攥着座椅边缘,指节泛白,仿佛这样就能抓住最后一丝希望。

法庭中央的物证台上,斧子和木棍被擦得发亮,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李队长的目光越过它们,落在旁边那个毫不起眼的小板凳上——四脚依然带着干涸的血痂,底部的长发已被取下,只留下几道淡淡的凹痕,像某种动物的爪印。

\"请法警展示作案工具。\"审判长话音未落,陈建军突然站起:\"那斧子不是凶器!\"他的声音里带着绝望的颤抖,\"我拖过地,斧子上的水痕是我擦的...\"话音未落,法警已将他按回座位,可他的目光始终盯着板凳,仿佛那是块烧红的烙铁。

李队长闭上眼睛,任由记忆将他拉回案发当日。那时他站在现场,盯着墙上的血迹,怎么也想不到凶器会是那个被反复忽略的板凳。直到二次勘察时,法医在板凳底部发现血迹,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最危险的凶器,从来不是那些带着指纹的斧子木棍,而是这个被随手摆放的日常用品。

\"被告人供述,案发时被害人称要报警,被告人因恐惧使用板凳击打被害人头部...\"检察官的声音响起,王鹏突然抬头,眼里闪过一丝慌乱:\"我没想杀她!她说要告到学校,我...我只是想让她别喊...\"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淹没在法庭的寂静中。

李队长望着少年颤抖的肩膀,想起他在拘留室里说的话:\"我妈走的时候,我连棺材钱都没有。爸说,力气大就能挣钱,我就拼命吃饭,拼命干活...\"此刻,少年的壮硕身材不再是令人生畏的凶器,而是被生活碾压的证据。

法庭外,棉纺厂的烟囱正冒出青烟,像极了案发那天陈建军拖过的湿漉漉的地面。李队长摸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凶器错位的背后,是两个破碎家庭的错位人生。\"他想起陈建军故意留门的愚蠢与懦弱,想起王鹏翻窗时划破的手腕,想起王某梅颈间那串未被带走的珍珠项链——那串项链最终在喜子的货车里被找到,却早已失去了光泽。

\"现在宣判...\"审判长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王鹏猛地抬头,阳光穿过法庭的玻璃窗,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条纹,像极了监狱的铁栏杆。李队长听见自己的心跳,在寂静的法庭里格外清晰。

\"鉴于被告人未满十四周岁,依据《刑法》相关规定,不予刑事处罚,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话音未落,陈建军突然崩溃大哭,身体瘫软在座椅上。王鹏则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仿佛没听懂这句话的含义。直到法警上前解开他的镣铐,他才突然颤抖着捂住脸,发出压抑的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