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陈立峰放软语气,\"钱包内侧的血迹很淡,说明你当时伤口在渗血,却没有直接接触钱包表面。\"他抽出现场平面图,\"你把受害者拖进卫生间时,自己的手臂蹭到了她的伤口,血渗进了你的袖口,当你翻找钱包时,血透过布料沾到了内侧......\"
李坤的肩膀突然开始发抖,不是害怕,更像是某种紧绷后的崩塌。他盯着桌面上的水杯,倒影里的自己扭曲成陌生的形状:\"我没想杀她......真的,我只是想找点钱......\"
物证室再次传来消息:钱包卡槽里提取到半枚模糊的指纹,虽然被血迹覆盖,但核心三角区的纹路与李坤的左手食指完全吻合。与此同时,现场衣柜的侧板上,一组新鲜的刮擦痕迹被荧光粉显形——那是凶手藏匿钱包时,指甲划过木板留下的。
\"他进门时戴了手套,\"小林分析道,\"但在行凶过程中手套破损,或者血迹浸透手套,导致dNA残留。钱包的位置说明他熟悉房间布局,知道衣柜深处是个隐蔽的藏钱处——这不是临时起意,是有预谋的搜索。\"
陈立峰盯着监控截图里李坤绕开主路的身影,突然意识到:这个声称\"很少和邻居打交道\"的男人,其实早就通过观察摸清了201室的结构。他知道张恪然的上班时间,知道李曼莎独自在家的规律,甚至知道衣柜的哪个角落可能藏着贵重物品。
再次提审时,李坤的工装服换了件新的,却仍在左胸口袋别着三支圆珠笔。陈立峰把现场照片甩在他面前:卫生间的剪刀、浸满酒精的布料、还有衣柜里那个带血的钱包,所有线索像齿轮般咬合。
\"你说修水管,\"陈立峰指着照片里的剪刀,\"但这把剪刀是德国进口的,李曼莎上周刚从京东购买,你2013年怎么可能用过?\"
李坤的嘴唇动了动,终于低下了头。他的声音像浸了水的棉花:\"我看见她把钱包放在衣柜第三层......想着偷了钱包就跑,没想到她转身看见了我的脸......\"
这句话让陈立峰的后背绷紧。原来不是劫杀,是盗窃被发现后临时起意杀人?但现场的纵火痕迹、伪造的短信,都显示出精心策划的痕迹。他突然想起张恪然的话:\"曼莎从不在家放现金。\"而李坤,显然不知道这一点。
深夜的现场复勘,陈立峰独自站在衣柜前。手电筒的光扫过羊绒衫的褶皱,突然在夹层里发现半张纸条——是李曼莎的字迹,写着\"给然然的生日礼物,藏在老地方\"。老地方,应该就是这个衣柜的隐蔽角落。
凶手误以为这里藏着现金,却只找到一个空钱包。愤怒让他失去理智,还是早就打算杀人灭口?陈立峰摸着侧板上的刮擦痕迹,突然明白:李坤在行凶后藏匿钱包,不是为了偷钱,而是想伪造\"劫杀\"现场,却在慌乱中留下了自己的血。
手机震动,是小林发来的消息:李坤的银行流水显示,案发前他频繁查询\"抢劫罪量刑标准\",却在案发后搜索\"故意杀人罪辩护\"。这个细节像把手术刀,划开了凶手的心理轨迹——从临时起意到蓄意掩盖,他在犯罪的深渊里越坠越深。
离开小区时,陈立峰抬头望向10楼。李坤的房间亮着灯,窗帘上映出一个静止的剪影,像具被抽去灵魂的躯壳。夜风带来焚烧垃圾的焦臭味,他突然想起现场那半份没吃完的早餐——豆浆和油条还摆在餐桌上,而凶手进门时,或许就像个普通的访客,笑着说\"我来看看水管\",然后举起了染血的剪刀。
回到局里,dNA比对报告被钉在白板中央。李坤的照片旁边,贴着钱包内侧的血迹特写:那两道淡褐色的痕迹,不是偶然的触碰,而是凶手与受害者在生死瞬间的残酷交织。陈立峰拿起红笔,在时间轴上标出8:25——李坤敲门的时刻,也是所有谎言开始崩塌的起点。
窗外,乌云遮住了月亮。物证室的冷光里,那个带血的钱包静静躺在证物袋中,皮革纹路里嵌着的不仅是血迹,还有一个男人在深渊边缘的最后挣扎。当他伸手触碰衣柜深处的瞬间,就已注定,所有的伪装终将被正义的强光穿透,如同那些在鲁米诺试剂下显形的血痕,永远无法被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