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陈建军带着小雨回到吴桥县。曾经的出租屋已换了新主人,院墙上的鞋印拓片被刷上了白漆,却仍能看出淡淡的轮廓。小雨蹲在曾经的鸡窝位置,捡起一片碎瓷,上面还沾着暗红的斑点——不是血迹,是当年崔秀琳喂鸡时撒的红高粱。
“妈妈说,鸡窝要每天打扫。”小雨突然开口,“她说小鸡最乖,不会藏东西。”
陈建军鼻子发酸,抱起女儿走向巷口。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过便利店时,小雨指着电视里的法治节目:“爸爸,坏人被抓住了对吗?”
“对,坏人永远逃不掉。”他摸着女儿的头发,想起张建国说的话,“哪怕藏在床下,藏在鸡窝,藏在最熟悉的笑容背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吴桥县的春风掠过墙头,带走最后一片残雪。曾经的案发现场,如今已成为社区的安全教育基地,墙上的警示牌写着:“警惕身边的‘熟人’,安全意识是最好的防盗门。”而那个关于床下潜伏者的故事,终将在岁月里化作一声警钟,长鸣在每个疏于防范的夜晚。
李树林行刑前一晚,张建国收到他的遗书。泛黄的信纸上,字迹歪歪扭扭:“张队长,我知道自己该死。其实那天在床下,我听见她跟老公说‘门锁该修了’,可我想着,不修更好下手。现在才明白,有些门,关上了就是一辈子……”
信的末尾,是个歪扭的道歉符号,像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张建国将信纸夹进卷宗,目光落在最后一页的鞋印拓片上——那是罪恶的起点,也是正义的终点。
当第一颗流星划过北方的夜空时,吴桥县的某处院落里,新栽的薄荷散发着清香。崔秀琳曾经的梦想,终于在另一个时空里,随着春风轻轻摇晃,仿佛她从未离开,只是化作了人间的一声警示,提醒世人:在每个看似普通的日常里,都藏着需要被正视的危险,而法律的光芒,终将照亮每个黑暗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