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要北渡黄河时,李乐负责准备船只。天子一行人徒步赶到河岸,却发现河岸高耸,难以下去。董承等人焦急万分,想出用马缰绳连接起来,系在天子腰间,把天子放下去的办法。这时,中宫仆伏德搀扶着皇后,他手中还拿着十匹绢。众人见状,便用伏德的绢连接起来,做成了一个简易的“辇”。行军校尉尚弘力气很大,他在前面背着天子,这才让天子顺利下到河边,登上了船。然而,还有很多人没能上船。后来,他们又派船回去接那些没上船的人,大家都争着攀附船只,船上的人为了自保,竟用刀刃砍断了他们的手指,船里的断指多得都可以用手捧起来,场面惨不忍睹。
杨奉、韩暹等人带着天子来到了安邑,由于条件艰苦,天子只能乘坐牛车。跟随在天子身边的,只有太尉杨彪、太仆韩融等十几位近臣。为了稳定局势,朝廷封韩暹为征东将军、胡才为征西将军、李乐为征北将军,他们与杨奉、董承一起把持朝政。
为了缓和局势,朝廷派韩融前往弘农,与李傕、郭汜等人讲和。经过一番艰难的谈判,李傕、郭汜同意归还之前抢走的宫女、公卿百官,以及几乘天子的车马。但此时的天下,正遭遇严重的旱灾,蝗虫肆虐,庄稼颗粒无收。跟随天子的官员们只能靠吃枣子和野菜充饥,生活十分困苦。
在安邑,天子的处境也十分艰难。皇帝居住的地方十分简陋,周围只有荆棘围成的篱笆,门户都无法关闭。天子与群臣开会时,士兵们竟然趴在篱笆上观看,还相互推搡取笑。那些掌权的将领们更是专横跋扈,有的甚至擅自鞭打、杀害尚书。司隶校尉出入时,还会遭到士兵和百姓的投掷攻击。有些将领还派婢女到宫中,或者亲自带着酒食,要求与天子一同饮酒。如果侍中不让他们进去,他们就会大声辱骂,根本无人能阻止。他们还竞相上表,请求封各营壁的百姓为自己的部曲,索要礼物。甚至连医师、走卒都被封为校尉,由于御史刻印来不及供应,竟然用锥子在木头上刻画,来表示官职,有的人还不能及时得到官职。
由于将领们各自心怀鬼胎,无法团结协作,整个朝廷上下一片混乱。很快,粮食也吃光了。无奈之下,杨奉、韩暹、董承等人只能再次护送天子返回洛阳。他们从箕关出发,沿着轵道前行。张杨得知天子的困境后,在路边献上食物,还被天子封为大司马。相关事迹在《张杨传》中有记载。
天子终于回到了洛阳,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众人痛心不已。曾经繁华的洛阳城,如今宫室被烧毁殆尽,街道荒芜,杂草丛生。百官们只能在荆棘丛中艰难前行,依靠着残破的丘墙勉强栖身。各地的州郡长官都拥兵自重,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没有一个人前来救援。朝廷的处境越来越艰难,饥饿和贫困笼罩着每一个人。尚书郎以下的官员,只能亲自出去砍柴采野菜,有些甚至饿死在了墙壁之间,一片凄凉悲惨的景象。
在天下大乱、汉室衰微的艰难时刻,曹操敏锐地察觉到了时机,果断做出决定——迎接汉献帝,将都城迁至许昌。这一举措,让曹操在政治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他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日后成就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时的韩暹和杨奉,早已没了往日的威风。他们在之前的混乱中,虽曾短暂掌握权力,但却肆意妄为,根本不遵守朝廷的律法,所作所为完全背离了臣子的本分。如今曹操迎天子都许,他们自知无法在曹操的掌控下立足,只能各自逃窜。两人一路流窜到徐州、扬州之间,依旧贼心不改,四处侵扰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对他们恨之入骨。
刘备此时正屯兵于此,他见韩暹、杨奉如此作恶,心中十分愤慨,决心为民除害。刘备心生一计,他假意邀请杨奉前来相见,杨奉不知是计,大摇大摆地赴约。就在杨奉毫无防备之时,刘备果断出手,在宴席上一举将他擒获。失去杨奉的韩暹顿感孤立无援,势力瞬间瓦解。他心中害怕,打算逃回并州,寻求一线生机。然而,命运却没有给他机会。在途中,韩暹遭遇了杼秋屯帅张宣的截杀。张宣早就听闻韩暹的恶行,对他恨之入骨,见他落单,哪能放过这个机会?一番激战过后,韩暹命丧黄泉,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董承跟随曹操一年多,却暗中谋划着一场针对曹操的行动。他企图联合各方势力,推翻曹操的统治,恢复汉室的权威。可惜,他的计划被曹操察觉。曹操向来行事果断,绝不允许有人威胁自己的地位。很快,董承便被曹操诛杀,他的这场谋划也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