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何日均突然开口:
“没想到,你竟然还真识字,那你说说,当如何让这些乡绅按礼法行事?”
阳玉灵双手负背,小脸认真的踱起了步子。
“这乡绅怠工的根本,是朝廷蛮力打压他们。要想宣扬孺子文化,牵引更多百姓习文,确实是需要乡绅的引导。
要想让乡绅按照你的规章制度办事,首先得让他们心甘情愿。
而现在,在他们已经怠工罢工的状态下,推行鼓励百姓习文,宣扬孺子文化这等政策本身就不妥。”
此话一出,在座的各位都皱起了眉头。
没想到,一个四岁小丫头都知道的道理,他们的皇上却不知道。
自皇上动用武力强压乡绅,让其将并购的土地吐出,不敢再并购土地之后,乡绅抗议,集体罢工,县以下的乡学,乡约已经崩坏。
现在,蝗灾问题出来,而他们大乾崇武,文人较少,皇上又让他们制定约定乡绅开办乡学的制度,以此引领更多的人习文,学习多方面知识。
虽然各位大臣极力劝解,但皇上坚持这样做是对的,。
还说,只要他们不按律法规定行事,就派军队镇压。
所以,他们这才在这装模作样地制定有关于乡学的规矩制度。
何日均点了点头,周围的人看向阳玉灵的眼神终于正色了起来。
看来真是他们小瞧了这位小姑娘了。
“崔玉灵是吧,既然如此,今日你只需要解了我这里的这道考题,就算过关了。”
“但请何大人出题。”阳玉灵也认真了起来。
“就你刚刚说的,要避免乡绅怠工罢工,该如何解决乡绅并购土地,剥削百姓的难题?”
题目一出,在座的各位都露出惊讶的神情。
他们记得,何大人要出的题目可不是这个。
这个题目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否则从古至今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即使中途有人出行新政策最后也败北。
这跟蝗灾一样,是同等难度的难题。
阳玉灵嘟着一张嘴不满地说道:
“何大人,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你要出的题目吧?
这难题可跟蝗灾一样是千古难题——
不过,你倒是问对人了。
我有三个办法应对这个难题。”
此话一出,所有人看向她的眼神都带着期待。
“且说说看,你有何办法。”郑日均道。
“这办法之一:朝廷渐进式赎买土地,二:制定阶梯式土地累进税,三:晋升改革派寒门官吏。”
“轰——”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整个大厅一片哄然,互相谈论起阳玉灵三个对策中的深意。
越讨论眸色越亮。
阳玉灵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明说政策深意,以及该如何实施。
但是他们越探讨下去,越觉得这三个方法可行。
有人甚至边谈论边连连点头,口中不停地说着:
“此法甚妙,甚妙。”
何日均则摩挲着手中的毛笔,眸光深沉。
几分钟之后,说道:
“肃静。”
这时,之前那位嘲笑阳玉灵年龄小的男子亮着一双眼睛看向何日均。
“何大人,此乃才女啊,必定要让她进宫面圣才行。说不定蝗灾这千古难题从我们这一代就不复存在了。”